帮您快速找医生

病毒性肺炎 按疾病找医生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别名: 肺炎
英文名: bingduxingfeiyan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症状: 咳嗽,少痰,发热,白色粘液痰,头痛,全身酸痛,呼吸困难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免疫功能正常或抑制的个体均可罹患。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暴发或散发流行。近年来,新的变异病毒不断出现,产生暴发流行,如SARS冠状病毒、H5N1、H1N1病毒等。密切接触的人群或有心肺疾病者容易罹患。婴幼儿、老人、原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或妊娠妇女,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病毒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免疫抑制宿主为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易感者;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受者易患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可同时受一种以  上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如金葡菌感染,免疫抑制宿主还常继发真菌感染。呼吸道病毒可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且传播迅速、传播面广。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

病理

      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引起细支气管炎。感染可波及肺间质与肺泡而致肺炎。气道上皮广泛受损,黏膜发生溃疡,其上覆盖纤维蛋白被膜。单纯病毒性肺炎多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蛋白及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散距离加宽。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偶呈实变。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炎性介质释出,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致使支气管痉挛。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

临床表现

     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症状通常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但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倦怠等全身症状较突出,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白色黏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或老年人易发生重症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或ARDS等并发症。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病情严重者有呼吸浅速、心率增快、发绀、肺部干、湿性啰音。

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血沉通常在正常范围,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生长。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磨玻璃状阴影,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实变,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其X线征象亦有不同的特征。


诊断

     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影像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胞核内的包涵体可提示病毒感染,但并非一定来自肺部,需进一步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作培养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如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作为回顾性诊断。

治疗

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目前已经证实较为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

1. 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0.8~1.0g/d,分3~4次服用;静脉滴注或肌注每日10~15mg/kg,分2次。亦可用雾化吸入,每次10~30mg,加蒸馏水30ml,每日2次,连续5~7 天。

2. 阿昔洛韦,具有广谱、强效和起效快的特点,用于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者应尽早应用。每次5mg/kg,静脉滴注,一日3次,连续给药7天。

3. 更昔洛韦,可抑制DNA合成,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7.5~15mg/(kg•d),连用10~15天。

4. 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150mg/d,分2次,连用5天。

5. 阿糖腺苷,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多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5~15mg/(kg•d),静脉滴注,每10~14天为1个疗程。

6. 金刚烷胺,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1次,连用3〜5天。

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肺炎疗效仍有争论,例如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国内报道有效,而最近欧洲和亚洲对H1N1肺炎的观察证明无效,还导致病死率升高、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延长、二重感染发生率升高。因此,不同的病毒性肺炎对激素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应酌情使用。


处置建议

治疗原则
  • 目前对多数病毒尚缺少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对症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

  • 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软食

  • 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 低氧血症时氧疗,积极纠正心、肺功能衰竭,必要时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抗病毒治疗
  • 临床上引起肺炎的常见病毒及相应抗病毒药物见表1



免疫治疗
  • 对病毒性肺炎有一定的疗效

  •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核糖核酸、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可用于临床病毒性肺炎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 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 合并细菌感染时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肺炎疗效仍有争议


用药建议

抗病毒治疗
  • 常用抗病毒药物见表1



抗生素治疗
  • 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 合并细菌感染时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性肺炎疗效仍有争议


检查建议

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见表1



  • 血清学检查

1. 血清学方法检测病毒特异性IgG、IgM可辅助诊断

2. 部分病毒急性期特异性IgM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但早期特异性IgM升高不宜作为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诊断依据

3. IgG检查需抽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X线检查
  • 胸部X线征象常与症状不相称,往往症状严重而无明显的X线异常

  • 病毒性肺炎一般以间质性改变为主,或多叶散在斑片样密度增高模糊影,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

  • 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X线表现有所不同,见表2



确诊检查
  • 病毒分离

  • 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



患者指导

预防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减少吸入和接触病毒的机会

  • 加强献血和器官移植供体检测,减少病毒输入机会,并为移植受者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