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毒蕈中毒 按疾病找医生

我国古代对毒蕈中毒及解救方法早有认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食诸蕈中毒,闷乱欲死”,治疗应“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亦有多处论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总结了前人解毒蕈中毒的药物,如甘草、防风、忍冬藤、生姜、胡椒、绿豆、梨叶、荷叶、阿魏、地浆、鹧鸪等。 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毒蕈在我国有100多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别名: 毒蕈中毒
英文名: duxunzhongdu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症状: 流涎,瞳孔缩小,精神错乱,妄想,嗜睡,昏迷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我国古代对毒蕈中毒及解救方法早有认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食诸蕈中毒,闷乱欲死”,治疗应“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亦有多处论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总结了前人解毒蕈中毒的药物,如甘草、防风、忍冬藤、生姜、胡椒、绿豆、梨叶、荷叶、阿魏、地浆、鹧鸪等。

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毒蕈在我国有100多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表现 中毒表现因毒素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可有流涎、瞳孔缩小、精神错乱、妄想、嗜睡、昏迷等。

2.全身表现一般早期多为胃肠道症状,轻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即痊愈,严重者可经l~3天的虚假恢复期,除出现神经精神障碍外,出现广泛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毒蕈所含毒素随品种不同而异,其发病机制亦不同。如含毒蕈碱,主要是刺激兴奋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含溶血毒素(如马鞍蕈酸等),作用于红细胞使之溶解;含肝毒素(如毒肽和毒伞肽等)则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坏死;而神经毒素(如异嗯唑类衍生物、蟾蜍素等)作用于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含有吲哚的毒蕈,可致振荡和幻觉,系由于致幻素所致。 

二、中医病因病机

毒蕈中毒系饮食不慎,误食含有毒邪的毒蕈所致。毒邪人胃,首先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清浊相干,则上吐下泻;毒邪炽盛,正邪相争,则寒战发热;毒邪伤及心、肺、肝、肾诸脏,则心悸不安,喘促气急,身目俱黄,小便黄赤;毒邪伤及络脉,则可出现尿血、皮肤紫斑等血证;毒邪扰乱神明,则烦躁、抽搐,甚至昏迷。

总之,毒蕈中毒为外邪所致,以邪实为主要病理表现。

急症处理

1.催吐或洗胃 一旦发现毒蕈中毒,应立即催吐或洗胃,直至呕吐物或洗出的胃液呈清水状止。这是清除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的重要措施。

2.导泻洗胃结束时,可在胃管内注入生大黄煎液或50%的硫酸镁40~60ml,以清除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3.血液透析对于毒蕈中毒目前尚存争议。

4.解毒剂的使用对于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有溶血现象的,有条件可用抗毒蕈血清治疗。

(1)巯基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一次5mg/kg,肌内注射,每日3次,两天后改为每日1次,连续5天。

(2)阿托品:对于毒蕈碱样症状可用。一次lmg,每隔15~30分钟一次,直至病人瞳孔散大、皮肤干燥、面色潮红、肺部哕音消失,减量维持5~7天。

(3)对于抗胆碱综合征者,可用毒扁豆碱或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直至瞳孔缩小、口腔湿润停药。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

5.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维持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积极治疗并发症。

处置建议

分症论治

1.邪毒入胃

(1)治法:和中化湿,辟秽解毒。

(2)方剂:藿香正气散合玉枢丹加减。

(3)组成:大腹皮10g,白芷10g,紫苏10g,茯苓10g,半夏15g,白术15g,陈皮9g,厚朴9g,桔梗9g,藿香20g,甘草6g,朱砂9g,五倍子lOg,山慈菇15g,麝香1.5g。

(4)备选方:藿香正气水2支冲服玉枢丹1g。

(5)加减:若患者呕吐严重者,可去桔梗,加大半夏用量。

(6)临证事宜:若在洗胃、导泻之后,患者仍出现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可酌情使用收涩之品,以防止出现脱水之证。

2.邪毒炽盛

(1)治法:清热解毒。

(2)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

(3)组成: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丹皮9g,黄连6g。

(4)备选方:银花解毒汤,适用于邪毒炽盛伴有血证者。金银花20g,夏枯草15g,黄连3g,紫花地

丁10g,水牛角20g,赤苓10g,连翘9g,丹皮9g。亦可用牛黄解毒片,每日3次,每次6片。

(5)加减:若热盛高热,加生石膏20g。

(6)临证事宜:患者烦躁不安,或出现神昏谵语时,可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

糖注射液中)。

3.毒邪伤络,迫血妄行

(1)治法:清热凉血。

(2)方剂:泻心汤合云南白药。

(3)组成:生大黄6g,黄连3g,黄芩9g,煎汁冲服云南白药3g

(4)备选方: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火毒炽盛者。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5)加减:吐血、衄血者可加生地10g、玄参10g、丹皮9g以凉血止血;瘀热发黄者,加茵陈12g、大黄6g以加强清热解毒、祛湿退黄之功;尿血者加小蓟9g、蒲黄6g。

(6)临证事宜:临床上应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止血药物,但原则上以凉血止血药物为主。若出现呼吸短促、神疲乏力之虚候,亦可选用益气止血之品。

4.毒邪扰心、蒙蔽清窍

(1)治法:解毒安神,清心开窍。

(2)方剂:牛黄清心丸合银花三豆饮加减。

(3)组成:牛黄粉0.75g(冲饮),黄连15g,黄芩9g,栀子9g,郁金6g,金银花15g,赤豆30g,绿豆40g,黑豆20g,生甘草9g。

(4)加减:躁动明显者加酸枣仁9g、珍珠粉3g、磁石20g;脉结代者加炙甘草15g;心悸者加柏子仁12g、浮小麦15g

(5)备选方:安宫牛黄丸,适用于病情危重、昏迷患者,可用l丸水化后鼻饲,取其解毒开窍之功。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2次。

(6)临证事宜:喉中痰鸣明显的患者,应酌情加用豁痰之品,并注意及时吸痰,防止窒息。

5.邪损肝肾,引动肝风

(1)治法:清热解毒,平肝熄风。

(2)方剂:轻者:银花三豆饮合茵陈蒿汤加减。重者:银花三豆饮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3)组成:轻者用:金银花15g,绿豆40g,赤豆30g,黑豆20g,生甘草9g,茵陈20g,栀子15g,生大黄9g,桑寄生10g,车前子6g。重者选:金银花15g,绿豆40g,赤豆30g,黑豆20g,生甘草9g,羚羊角粉5g(冲服),钩藤9g,生地黄15g,菊花9g,茯神9g,白芍9g,石决明15g,

(4)备选方:天麻钩藤饮,适用于眩晕、惊厥较甚者。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5)加减:若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加全蝎6g、天麻9g、生龙牡各20g。

(6)临证事宜:素体虚弱者慎用天麻钩藤饮。

辨证论治

(一)专病专方

灵芝解毒汤:紫灵芝粉30g,加水连煮2次,将两次煎液浓缩为100ml,每服30mI,每日2~3次。药理试验表明:紫灵芝具有强心、保肝、镇静作用,对改善病人昏迷、抽搐、谵妄、心律失常及肾功能衰竭等,有较好疗效。可作为治疗各种毒蘑菇中毒的首选药物。

(二)单味中药

(1)鲜梨树叶汁:取2 000g鲜叶洗净后加水捣汁,频服。对胃肠型、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有效,而对溶血型无效。

(2)鲜羊血一大碗,热服。

(3)水仙子6g,研末,用醋调服。

(4)甘草60g,绿豆60g,水煎服。

(5)金银花60g,煎汤频服。

(6)白矾6g,香油适量调匀,开水冲服。

(7)铁扫把1000g,洗净,加第二次淘米水适量,捣汁过滤后炖服。重症半小时一次,每次30ml。

患者指导

调摄护理

对未能识别有无毒性的蘑菇,不应食用。

对同食毒蕈而尚未发病者,应留院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症状,立即进行积极救治。注意观察及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与医生保持联系,汇报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饮食上,对于意识清醒者,尽可能进食一些流汁、半流汁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进普通饮食。

预防

1.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2.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

3.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4.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一、西医疾病鉴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进食含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突然起病、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出现腹中绞痛、恶心呕吐、腹泻频作,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粪便中可检出或培养出致病菌。补液及抗感染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二、中医病证鉴别

单纯的呕吐和泄泻:前者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后者是因为脾胃功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