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复发性口疮 按疾病找医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英文名: fufaxingkouchuang
发病部位: 口腔粘膜
就诊科室: 中医口腔科
症状: 溃疡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临床表现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病因病机

口疮的病变部位虽在口腔,但人体诸经皆会于口,口为脾窍,舌为心苗,肾脉连咽系于舌本,肝脉下颊环唇连舌本等,因此脏腑功能失调,或感受火热之邪,饮食偏嗜,或劳倦过度均可引起本病发生。

心脾伏热: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或暴饮暴食,过食甘肥辛辣,煎炒炙赙,嗜酒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或思虑过度,所思不遂,致使心脾伏热,郁久化火,循经上窜,熏蒸于口而致口疮。

阴虚火旺:素体阴虚或热病,大病后期,真阴乏竭;亦有因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耗伤真阴,引起肾水不足,难以济火,命门之火失去维系,导致龙火妄动,浮游于上,循经上扰咽喉而人口舌引起病变;或因肝失调达,气郁不畅,日久营阴暗耗,肾阴亏损,以致水不涵木,阴虚火升而致本病。

脾肾阳虚:若素体阳虚或劳倦过度,或因久服苦寒之药,戕伤中土,致元气不足,中阳不振,升降失司,或因房劳不节,或长期被本病所累,“久病不已,穷必及肾”,以致命门火衰,蒸腾无力,或因阴伤目久,阴损及阳,无根之火上浮而致病。

瘀血阻络:这是近年来通过研究提出的一个新病机概念。由于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火热熬津灼液,“津血同源”,血被火煎,浓缩于脉,以致成瘀血阻于血道,口舌失于血液濡润而成口疮。

处置建议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方法较多,根据病情选用:

1、含漱剂

0.25%金霉素溶液,1:5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2、含片

杜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氯已定含片。

3、散剂

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养阴生肌散等是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主要药。此外,复方倍他米松撒布亦有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4、药膜

其基质中含有抗生素及可的松等药物。贴于溃疡上,有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的作用。

5、止痛剂

有0.5%~1%普鲁卡因液,0.5%~1%达克罗宁液,0.5%~1%地卡因液,用时涂于溃疡面上,连续2次,用于进食前暂时止痛。

6、烧灼法

适用于溃疡数目少、面积小且间歇期长者。方法是先用2%地卡因表面麻醉后,隔湿,擦干溃疡面,用一面积小于溃疡面的小棉球蘸上10%硝酸银液或50%三氮醋酸酊或碘酚液,放于溃疡面上,至表面发白为度。这些药物可使溃疡面上蛋白质沉淀而形成薄膜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

7、局部封闭

适用于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以2.5%醋酸泼尼龙混悬液0.5~1ml加入1%普鲁卡因液1ml注射于溃疡下部组织内,每周1~2次,共用2~4次。有加速溃疡愈合作用。

8、激光治疗

用氦氖激光照射,可使黏膜再生过程活跃,炎症反应下降,促进愈合。

二、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

若能经检查确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免疫抑制剂则有明显疗效。常用药物为泼尼松(强的松)。为防止感染扩散,应加用抗生素。对严重贝赫切特综合征,给予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和四环素,对有胃溃疡、糖尿病、活动期肺结核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2、免疫调节剂和增强剂

左旋咪唑用于需增强细胞免疫作用者。

丙种球蛋白适用于体液免疫功能减退者。不宜长期使用。

转移因子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者。

维生素维生素类药物可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病损愈合。在溃疡发作时给予维生素C 0.1~0.2g,一日3次,复合维生素B每次1片,一日3次。

女性激素女性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者可慎用雌激素,已烯雌酚。

微量元素血清锌含量降低者补锌后病情有好转,可用1%硫酸锌糖浆或硫酸锌片。

分型治疗

(1)心脾伏热

治法:清热泻火,祛邪解毒。

处方:黄连4.5克,生地Z0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淡竹叶12克,连翘9克,麦冬15克,蒲公英15克,板蓝根15克,升麻3克,生甘草2克。

加减:热毒内盛,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大便秘结加生大黄;小便赤热加木通;牙龈胂痛,口渴甚者,加生石膏、知母;夜寐不安者,将淡竹叶和连翘改为竹叶卷心和连翘心。

用法:先将药物加水煎2次,共得药液约300毫升,分2次服。服前先用少量药汁漱口,漱时要将药汁温含口中片刻,待口腔溃烂处疼痛减轻后再吐出漱过的药液,这样连续含漱3~5遍,然后再服下余药。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297例,基本痊愈228例,显效31例,好转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4%。

常用成方:导赤散、泻黄散、加减清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

(2)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降火敛疮。

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丹皮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石斛Z0克,玄参12克,枳壳10克,山药10克,连翘10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泽泻12克,生甘草3克,肉桂1.5克(后下)。

加减:兼肝阴虚加白芍、北沙参;肾阴虚加龟版、知母;大便秘结不通加火麻仁、郁李仁;失眠多梦加酸枣仁、柏子仁。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或可参照上述服法。

疗效:以上方为主化裁共治疗130例,基本痊愈31例,显效25例,有效5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1.5%。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玉女煎、二至丸、大补阴丸等。

(3)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扶正,益气止痛。

京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肉苁蓉12克,制附片4.5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淮山药15克,熟地12克,生地12克,甘草2克,生姜3片,大枣15克。

加减:口腔溃疡有腐臭味者加地骨皮、生石膏;口渴明显者酌加石斛、麦冬;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藿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加减治疗170例,基本痊愈106例,显效23例,好转3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1%。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理中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龟鹿补肾丸、归脾汤等。

(4)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赤白芍各12克,红花5克,桃仁10克,木通6克,枳壳10克,黄连3克,川牛膝10克,地龙3克,香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共治疗45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22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

专方治疗

(1)加减甘露饮

组成:生地15克,茵陈9克,黄芩10克,石斛10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枇杷叶9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加减:热重加银花、连翘;心经有热加黄连;肝胆湿热加青黛;大便秘结加大黄。

用法:每日1剂,煎水,分2~3次服。小儿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61例,基本痊愈5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

(2)加减六味汤

组成:荆芥穗、薄荷、炒僵蚕、生萆薢各9克,桔梗、防风各6克。

加减:脾胃湿热加米仁、滑石;阴虚火旺加生地、玄参;脾胃虚寒加干姜、肉桂。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29例,基本痊愈2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

(3)黑白口疮散(外用)

组成:百草霜、五倍子各60克,冰片20克,人中白、枯矾各4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玻璃瓶收贮。用时先将药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涂搽口腔病灶处,每日上药3~4次。

疗效:共治疗100例,基本痊愈74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

(4)口腔溃疡枚(外用)

组成:生甘草、金银花、冰片、雄黄、朱砂、滑石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局部外搽,每日2次。

疗效:共治疗300例,基本痊愈270例,显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

(5)南黄散(外用)

组成:黄连、吴萸各20克,大黄40克,南星30克。

用法:将四药晒干,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药粉,敷患者涌泉穴(或将前掌心全敷上),然后用纱布包好,每日换1次。

疗效:治疗73例,治愈率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