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鼻槁以鼻内干燥、鼻塞、鼻气腥臭、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为特征。若鼻气恶臭者,又称臭鼻症。鼻槁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常见鼻病,以女性为多,且在妇女月经期或怀孕期症状更为明显。本病多发生于干寒地区、干燥的工作环境,症状在秋冬季节比春夏季节为重。类似于西医的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

别名: 鼻槁
英文名: bigao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中医耳鼻喉科
症状: 鼻内干燥,鼻塞,鼻气腥臭,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鼻槁以鼻内干燥、鼻塞、鼻气腥臭、鼻粘膜萎缩、鼻腔宽大为特征。若鼻气恶臭者,又称臭鼻症。鼻槁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常见鼻病,以女性为多,且在妇女月经期或怀孕期症状更为明显。本病多发生于干寒地区、干燥的工作环境,症状在秋冬季节比春夏季节为重。类似于西医的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

处置建议

辨证论治

肺经燥热型证见:鼻内干燥,灼热疼痛较甚,鼻粘膜萎缩,鼻涕污秽,带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许血丝,咽痛咽痒时而咳嗽。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清肺润燥宣肺散邪

方药:

1、主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医门法律》)加减

处方:桑叶10克,枇杷叶12克,杏仁12克,麦冬15克,火麻仁15克,石膏15克。水煎服。

若鼻干灼热疼痛较甚,加黄芩12克、菊花12克。鼻腔粘膜萎缩甚者,加沙参15克、何首乌15克、当归10克。鼻衄者,加白茅根15克、旱莲草15克。

2、中成药

二冬膏,口服,每次9~15克,每日2次。

补肺汤,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扶正养阴丸,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片剂每次5片,每日3次。

肺肾阴虚型证见:鼻内干燥,涕痂积留,遇冷则头痛、头昏加重,咽干不适,咽时微痛。手足烦热,咳嗽痰少,头晕耳鸣,腰酸无力,溲黄而少。舌质红而干,脉细数。

滋养肺肾生津润燥

方药:

1、主方百合固金汤(汪昂《医方集解》)加减

处方:太子参15克,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桔梗12克,白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鼻涕腥秽,鼻气秽臭者,可选加桑白皮12克、黄芩12克、冬瓜仁15克。妇女月经期症状加重者,加泽兰12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

肺脾气虚型证见:鼻内干燥,鼻涕如浆如酪,鼻气腥臭难闻。或见食少腹胀,疲乏少气,大便时溏,唇淡。舌质淡红,脉缓弱。

补益肺脾利湿逐邪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升麻15克。水煎服。

若鼻粘膜溃烂,鼻气腥臭较甚者,加黄柏12克、苦参12克、鱼腥草15克。嗅觉失灵者,加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白芍10克。鼻粘膜萎缩较甚者,加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

2、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6—10克,每日3次。

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或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鼻槁的外治法

1、滴鼻可用石蜡油、复方薄荷油或清鱼肝油滴鼻,也可用蜜糖、芝麻油加冰片少许滴鼻。

2、洗鼻将温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盛于碗盆内,嘱病人低头由鼻将水吸人,经口吐出,反复多次,可洗净鼻内痂皮及脓涕。每日洗1一2次,洗涤后再滴药液,效果更佳。

患者指导

预防护理

1、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及时清除积留涕痂。

2、禁用减充血剂滴鼻。

3、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忌辛辣炙煿燥热之物,戒烟酒。

4、积极防治各种鼻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5、注意劳动保护,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吸入,在高温、粉尘多的环境,要采取降温、除尘通风、空气湿润等措施。

诊断依据

诊断要点

1、鼻内干燥,甚则鼻咽干燥感,鼻塞,嗅觉迟钝,鼻气腥臭,脓涕鼻痂多。

2、检查可见鼻粘膜干燥、萎缩,鼻腔宽大,鼻道内有黄绿色脓稠鼻涕潴留或有黑褐色鼻痂。自幼发病者,可影响鼻部发育而呈鞍鼻,以致鼻梁宽而平。

鼻槁的辨证分析:

鼻槁的病因,内因多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为受燥热邪毒侵袭,以致伤津耗液,鼻失滋养,加之邪灼粘膜,发生脉络瘀阻,粘膜干枯萎缩而为病。

燥热之邪侵袭,多先伤肺,燥气伤肺,津液受灼,则枯涸不能上承,致使鼻窍粘膜干萎。邪热伤络,败津伤肌,则鼻涕污秽,痂皮多,时有血丝涕;若肺肾阴虚,虚火循经上炎,津液被耗,可致粘膜干燥,涕痂积留,咽干灼热微痛;若肺脾气虚,肺不能输布津液,脾不能生化气血,使鼻失濡养,清窍干燥,故粘膜枯萎,痂皮受湿热熏蒸,化腐生脓则鼻涕如浆如酪,鼻气腥臭难闻。治疗上,肺经燥热,宜清肺润燥;若肺肾阴虚,则宜滋阴润肺;肺脾气虚,则宜补益肺脾,行气逐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