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多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鼻塞可呈交替性、间歇性、持续性,可伴有流涕,头痛,嗅觉下降等症状。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本病在历代文献中又称“鼻塞”、“鼻齆”、“齆鼻”等。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鼻窒,窒,塞也。”

别名: 鼻窒
英文名: bizhi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中医耳鼻喉科
症状: 长期鼻塞,流涕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鼻窒是指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的慢性鼻病。多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鼻塞可呈交替性、间歇性、持续性,可伴有流涕,头痛,嗅觉下降等症状。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本病在历代文献中又称“鼻塞”、“鼻齆”、“齆鼻”等。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鼻窒,窒,塞也。”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尤肺脾虚弱及气滞血瘀为多。多因素体肺脾虚弱,伤风鼻塞反复发作,或因鼻窍附近病灶或自身的异常累及其功能所致。也可因邪气久滞,肺经伏热致发病。

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伤风鼻塞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浊邪伏肺,久蕴不去,肺经蕴热,失于宣降,熏蒸鼻窍,肌膜肿胀,鼻窍不通而为病。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肺卫不足,或久病体弱,肺气耗伤,肺失清肃,邪毒留滞鼻窍。或饮食劳倦,病久失养,损伤脾胃,水湿失运,浊邪滞留鼻窍而为病。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素体虚弱,或伤风鼻塞失治,邪毒久犯,正虚邪滞,气血不行,浊邪久滞,壅阻鼻窍,气滞血瘀而为病。

处置建议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本病多由邪滞鼻窍所致,治疗时根据病机不同,可分为清热宣肺通窍,益气散邪通窍、行气活血通窍等。

内治法

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

临床表现: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时轻时重,鼻涕色黄而黏,可伴有口干,咳嗽痰少而黄。鼻腔肌膜充血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有弹性。舌尖红或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肺经蕴热,熏蒸鼻窍,故鼻肌膜充血肿胀;肺失清肃,鼻塞,涕黄,咳嗽痰少。舌尖红或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乃肺经蕴热之象。

治法: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方药:黄芩汤加减。选用黄芩、栀子、桑白皮解毒,清泻肺热;连翘、薄荷、荆芥疏风清热通鼻窍;赤芍、麦冬入血入阴,一凉血,一养阴;桔梗一清肺热,并载药直达病所。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临床表现: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遇寒加重,鼻涕白而黏或稀清,量较多。头晕头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咳嗽痰稀,恶风怕冷,易感冒。鼻腔肌膜肿胀色淡红。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或缓弱。

证候分析:肺脾气虚,卫气不固,外邪易犯,邪毒易滞,故鼻塞。阴阳相争,阳气偏盛时则症状轻,阴气偏盛时症状重,故鼻塞间歇性,或呈交替性,遇寒症状加重。证属虚寒,故鼻内肌膜肿胀色淡,流涕清稀;肺气不足则气短。肺不布津,聚而生痰,肺气上逆,则咳嗽。气虚则面色恍白。如食欲欠佳,大便时溏、体倦乏力为脾气虚弱之征。

治法:补益肺脾,散邪通窍。

方药:肺气虚为主者,可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方中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细辛、荆芥祛风散寒通窍;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可加辛夷、苍耳子等通鼻窍,加五味子、白术、黄芪补益肺脾。

若脾气虚为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易患感冒或遇风冷则鼻塞加重者,可合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

临床表现:鼻塞重,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黏白或黏黄,鼻音重,或嗅觉减退,头痛头胀,可伴有耳胀闷堵塞,听力下降等症状。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或弦细。

证候分析:病久,邪毒久滞,壅阻脉络,气滞血瘀,鼻腔壅滞,鼻塞持续,鼻甲暗红肥厚;浊邪阻滞脉络,蒙蔽清窍,故头痛头胀、耳胀闷堵塞感;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药、川芎活血化瘀,散壅滞;麝香(可用人工麝香代)、老葱通阳开窍;红枣补益气血以扶正;黄酒温通血脉,引诸药入络。可加用祛痰散结之药,以祛浊除涕通鼻窍,如石菖蒲、丝瓜络,浙贝等;头胀痛、耳堵者,加柴胡、升麻、菊花以理气散邪。

外治法

1、滴鼻:可用芳香通窍的中药滴鼻剂滴鼻或1%麻黄素液滴鼻。或糖皮质激素类滴鼻剂。

2、超声雾化吸入:可用中药煎煮液如苍耳子散,或用柴胡、当归、丹参等注射液作超声雾化经鼻吸入。

3、吹鼻:鹅不食草干粉或碧云散吹鼻。

4、下鼻甲注射:鼻甲肥大者,可选用当归、川芎、黄芪、复方丹参、鱼腥草等注射液做下鼻甲注射,每次每侧注射1~2毫升,5~7日1次,5次为1疗程。

5、灼烙法:表麻后用烙铁或高频电刀,蘸上麻油,烧灼下鼻甲,每7~10日灼烙1次,3次为1个疗程。亦可配合射频、微波治疗。

6、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下鼻甲肥大硬实,诸法不效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针灸疗法

1、针刺:取穴迎香、合谷、上星穴。头痛配风池、太阳、印堂,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艾灸:取穴人中、迎香、风池、百会,肺气虚者配肺俞、太渊,脾虚者配脾俞、胃俞、足三里。灸至局部发热为度,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