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发于冬春两季,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治疗。

别名: 卒中
英文名: zhongfeng
发病部位: 脑血管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症状: 偏瘫,失语,突然意识丧失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以偏瘫、失语,甚则突然意识丧失为临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崇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国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现代医学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无公认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而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更乏特效措施。

在中医学中,本病又名卒中。《黄帝内经》对中风已有不少记载,当时在认识上以症状为主,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重针灸。至汉代《金匮要略》始定名为中风,将喁僻不遂、不识人、舌强难言等症统一于一个疾病。然而,从秦汉直至隋唐,始终认为本病病因以“虚中外风”为主,治疗多用驱风、扶正的方药,《备急千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了治疗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至清代,中风分类趋于精细,如分为真中风、类中风、阴中、阳中、热闭、寒闭等;辨证用药更为精当,创制了多种有效方剂,如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迄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中医治疗中风的现代临床报道,始见于1952年。50年代,以个案资料为主,亦有用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多病例观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数量样本的临床文章逐渐增多,但辨治上,多继承传统方药。自70年代开始,中医药治疗中风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少新的方药研制应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头针)的发现,使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80~90年代,可以说是我圄中医研究中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所发表的临床文章及所积累的病例,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中风基础理论研究上,应用大量客观资料,进行对中风病因、诱发因子、中风发病死亡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中风复发病因等的探索;在中风诊断学的研究上,系统地探讨了中风的舌象、脉象的特征,中风病人脑CT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中风微观辨证的规范化问题等;在临床治疗的研究上)一方面对中医治则进行了反复的验证,如有人对1002例缺血性中风分析,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有效率优于其他中、西医药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方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革新。近年来,对治疗中风有效方药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包括水蛭、红花、川芎、山鸡椒、丹参等药物及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等。同时,在药物研究、剂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另外,针灸在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无论在穴位刺激的多样化,

还是在临床疗效的客观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中医辨治中风的机理研究上,早期多基于传统理论的阐述,近10余年来,已普遍采用多种现代先进指标,对中风的中医微观辨证的具体特点,中药对中风病人的作用原理,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等,都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如脑CT发现中经络、中脏腑的脑部病理性改变有明显差异,从甲皱微循环中观察到,有典型微循环改变的中风病,可分四种类型。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善微循环灌流、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针灸也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加强病灶周围的脑细胞营养,改善抑制的皮层状态,从而有利于瘫痪肢体及语言障碍的恢复。

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通过现代医家的大量实践,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素体阴虚,阳亢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随之上冲,可夹痰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宜,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气血亏损。虚损不足,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以气虚、阴虚最常见。气虚可生痰,又可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血行阻滞;阴虚则可使肝风动越,心火亢盛,而发生中风之病。

瘀:或因气血上逆于脑,络破血出,瘀积不散,或系气滞血不畅行,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经络、清窍,致肢体器官失养而出现半身不遂,失语诸症。

痰、风、火、虚、瘀,筏疾病演变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等。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辨证分型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苔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另外,出血性中风者多红绛舌厚苔,缺血性中风者多青紫舌。而脉图表明,中风病人极大多数为弦脉,包括弦滑、弦细、弦数、弦实等。

综合各家分型,可归纳为以下四型。

1.肝阳暴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呃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内阻: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4.元气暴脱(亦称为正气暴脱):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这是传统分型上的脱症,但中医证治的资料尚不多。

中医预防中风的措施有哪些?

1.心理预防

做到稳、静、乐、松。稳定情绪,制怒安静,乐观无忧,轻松舒适。

2.起居预防

寒暑更衣,谨防感冒;按时排便,勿用暴力;步履稳健,切忌跌仆;卧坐慢速,减少弯腰;室内通风,戒烟少酒。

3.膳食预防

做到五要五不要。要选择和搭配全面的食谱,不要偏食;要清淡素薄,不要膏粱厚味,炙煿煎烤;要控制食量,不要暴饮暴食;要合理分配三餐,不要晚餐过饱;要提倡饮茶,不要过咸。

4.气功预防

以卧功、静功为主,调息宁心,意守丹田,“恬淡虚无”。

5.针灸预防

根据证情分别采用针刺、艾灸或指针。预防穴位有5个:十二井、百会、风市、足三里、曲池。

6.中药预防

有18味预防中风药,可按辨证加入配方中:槐米、连翘、丹参、钩藤、生牡蛎、赤芍、川牛膝、夏枯草、天麻、菖蒲、首乌、枸杞子、益母草、白蒺藜、生山楂、制香附、麦冬、玄参。

实施上述预防措施,中风的发病率可以明显降低,应当提倡“防重于治”。

临床表现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处置建议

分型治疗

(1)肝阳暴张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处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决明、右决明、丹参各30克,玄参、赤芍、全蝎、僵蚕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条。

加减:头痛眩晕加蔓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茹、赭石;便秘加大黄、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等。

(2)痰浊内阻

治法: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处方: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术12克。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天竺黄;眩晕加钩藤、菊花;舌红烦躁加鲜生地、沙参、麦冬。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涤痰汤等。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黄芪30~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各1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肢瘫重加桂枝、杜仲;语蹇加菖蒲、远志;纳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蒌、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等。

(4)元气暴脱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人参10~15克,附子10~15克。

用法:急煎汤灌服或鼻饲。

常用成方:参附汤、四逆汤加人参等。

疗效:上述四型,共治疗2203例,基本痊愈680例,显效746例,有效692例,无效及死亡85例,总有效率为96.1%。

专方治疗

(1)脑脉复原汤

组成:黄芪20克,丹参15克,水蛭15艽,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黄精10克,灵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冲),茯苓15克,红花10克,菊花10克,地龙15克,全蝎6克,白花蛇1条,胆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黄连10克。

加减:风痰上扰,痰火搏结,去黄芪,加牛膝、川军;气血虚弱,经脉失养,加白术、人参。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两次服下,每日1剂;亦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分装人胶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疗效:本方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共治疗652例,基本痊愈256例,显效276例,有效10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7.2%。

(2)脑血康口服液

组成:由动物类活血化瘀药物提取制成,配方从略。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鼻饲。大便干结可加服大黄粉3克;痰盛加服竹沥水。

疗效:共治疗180例,基本痊愈107例;壶效挽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脑血康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改善脑部微循环等作用。

(3)清开灵注射液

组成:配方从略。

用法:取清开灵注射液40~60毫升,兑人葡萄溏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为一疗程。

疗效:本药主要用于邪热、痰浊、瘀血等标实症状突出的中风急性期,不宜用于气虚、阳虚、脱症等。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111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22例,有效36例,无效及死亡21例,总有效率为81.1%;治脑出血23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及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1.3%。

(4)红丹

组成:丹药(系水银、火硝、皂矾、食盐炼制而成)50克,石青(白砒、硫磺炼制而成)25克,银翠(银块、石青炼制而成)150克,麝香25克,牛黄5克,羚羊角5克,熊胆5克,冰片5克,枣泥2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充分混合,以枣泥为粘合剂,研匀搓丸,每丸0。5克。以朱砂为衣,装瓶密封备用。口服或鼻饲,每天2次,每次1丸,7天为一疗程。

疗效:除脑水肿加甘露醇外,以本药治疗371例,基本痊愈171例,显效84例,有效9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

(5)再生丸

组成:全蝎、麝香、鹿茸、白花蛇、当归、川芎、赤芍、杜仲、防风、木瓜、天麻、桂枝、高丽参、马钱子、全瓜蒌、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马钱子沙炒去毛皮,余药按常规炮制。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为2.5克。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过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为宜。妊娠、重感冒、腹泻及血压过高者禁用。2~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00例,基本痊愈279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7%。

(6)血栓解

组成:水蛭、郁金、川芎。

用法:上药以1.5:2:3的比例进行粉碎、混合,加人赋形剂后压制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

疗效:共治疗211例,基本痊愈97例,显效73例,进步5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2.9%。

(7)参麝活络九

组成:系在大活络丸基础上减去21味药,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从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3次,每次1丸,3个半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73例,基本痊愈79例,显效32例,有效5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1%。

(8)抗瘫灵

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马钱子按药材炮制规范加工。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饣粉(以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粉的其他三药合匀,装人胶囊,每粒含药粉3克,贮瓶备用。于每晚睡前开水送服1~5粒。服后即卧床,切忌活动。应从小剂量开始服,服后肢体有蚁行、灼热或麻

木感,均属正常反应。如无此反应,次日递增2粒,以后隔周递增1粒,连服90天,停服2~3月。

疗效:共治疗100例,基本痊愈31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

中风(中经络)食疗

中风,又称卒中,有中脏腑和中经络之别。中脏腑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特征;中经络是以无昏扑而猝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特征。中脏腑和中经络的区别在于有无神志改变。其中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因中脏腑病情危重,需住院抢救治疗,非食疗所宜,故中风的食疗主要针对中经络而言。包括西医学中的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及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本病由于肝肾阴虚、肝阳易允、肝风易动,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起居失常,风疲横窜经络所致。一般可分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急性斯为风痰入络证,恢复期有气虚血淤证和肝肾阴虚证。

本病与饮食关系密切。食疗及饮食宜忌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本病复发上,饮食宜忌也尤为重要。

〔一般饮食〕

(1)宜清淡素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疾病治疗。

(2)不宜过饱过多,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再中。

(3)不宜辛辣、煎炸、肥甘粘賊类食物及烈酒,以免酿生痰热。

(4)本病多留有后遗症,往往迁延日久,不易恢复。此时,仍应注意饮食宜忌,不可过早进食肥甘厚味及枯腻食物。若不谨慎,极易诱发复中,且再病以后,更难恢复。

〔辨证施食〕

(一)急性期

风痰入络证

〔主要表现〕猝然口眼?斜,口角流诞,半身不遂,或有言语不利,或手足拘挛,发病前常有眩晕,或指稍麻木,或舌强语滞等先兆表现,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食疗原则〕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食疗食物〕旱芹、菊花、马兰、槐花、蚯蚓、陈皮、茯苓、海带、萝卜、香蕉等。

〔食疗食谱〕

(1)旱芹汁。旱芹取汁饮。用于中风。

(2)萝卜汁。萝卜揭汁饮。用于中风头晕肢麻,语言不灵。

〔饮食宜忌〕

(1)宜作汤汁进食,以利患者食用。

(2)宜清凉饮食,以利平肝爐风。

(3)不宜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动风。

(二)恢复期

1.气虚血淤

〔主要表现〕半身不遂,患肢瘘软无力,口眼?斜,言语不利,面色萎黄,或肢体麻木,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紫或有淤斑,苔白,脉象细湿或虚弱。

〔食疗原则〕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食疗食物〕人参、牛肉、山药、大枣、茯苓、枸杞子、薏苡仁、山楂、红花、南蛇肉、地龙等。

〔食疗食谱〕

(1)牛肉枸杞粥。牛肉,枸杞子,梗米,煮粥。用于中风恢复期,筋骨接软无力。

(2)红花酒。红花,米酒,浸泡后饮用。用于脉络淤阻,半身不遂。

〔饮食宜忌〕

(1)宜补益饮食,以加强营养。

(2)不宜寒性食物,以免淤滞络脉。

2.肝肾阴虚证

〔主要表现〕半身不遂,患肢痿软,言语不利,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色潮红,舌质红绎,苔少,脉弦细数。

〔食疗原则〕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食疔食物〕何首乌、枸杞子、黄精、黑大豆、桑椹、淡菜、海参、火腿、鹿筋、牛筋等。

〔食疗食谱〕

(1)首乌黑豆粥。首乌粉,黑豆,粳米,煮粥。用于肝肾不足,半身不遂,头晕耳鸣。

(2)火腿煨海参。海参,火腿,煨食。用于中风瘫痪,肌肤赢瘦,筋骨无力。

〔饮食宜忌〕

(1)宜滋补饮食,以补益肝肾。

(2)不宜油炸香燥类食物,以免耗损阴液。

〔单方验方〕

(1)鸭血饮。鸭血,每日早、晚饭前饮腹。用于中风。

(2)黑大豆汤。黑大豆,浓煮汤食。用于卒中风不得语。

防止中风病的六妙方

1.情志调养

《黄帝内经》指出中风病位在脑,所谓“血与气并走于上”。其原因是情志失调,尤其是恼怒和忧虑是主因,因此中风病不论何期,情志调养应列作养生之要务。

调养情志的妙法,是采用音乐疗法。对恼怒者可选用节奏低沉,悲凉凄切之曲调,如《小胡茄》、《葬花》、《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以悲胜怒法;对忧愁者可选用,激昂高亢的曲调,如《离骚》、《满江红》、《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以怒胜思法。中风病还可选用悠扬多变的曲调,如《百鸟乐》、《孔雀开屏》、《鸟投林》、《柳底莺》、《百鸟朝凤》等,以便轻松愉快,欢乐柔情。还可选用“移情易性”法,通过交谈,转移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坦然开朗,知足常乐的心境。

2.膳食宜忌

膳食对中风病防治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

3.起居谨慎

调查发现中风病发病与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春季3个月发病率最高。常多发于上午6:00~8:00。凌晨阴寒最甚,早春风寒最例。此时养生的要诀是避风保暖。

中风病人衣着要柔软吸汗,宽松舒适,衣着过紧过厚,影响肢体的气血流畅,对中风病不利。居室要空气新鲜,通风流畅,切忌闭室独居,一则影响情绪,二则缺乏氧气。睡床最好是软床上加木板,便于翻身复位,利于舒适入睡。睡枕不宜过髙,以便脑部有充足血流。睡眠好也是中风病养生的要点,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充足睡眠。中风病人通便也是养生的要点,便秘努挣常是中风病复发和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排便通畅。

4.运动适度

中风病的致残主要有两个:一是肢体障碍,二是语言不利,所以运动对恢复功能至关重要。肢体障碍主要是半身不遂,要及早开展被动锻炼,先从下肢开始,屈曲伸直,左右摆动,然后上肢依次活动。如能下地则要及早开展主动锻炼,以漫步为主,边走边摆动上肢。语言不利要及早训练,先从单字发音开始。如配合点穴按摩,则效果更好。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绝骨。运动的原则是要适度,有耐心,不急不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成药选择

中成药的选用对中风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都有益处。选药的原则有三条:一是要对证才有效,最简单的分证可以看舌苔,厚腻的为实证,要选祛痰、活血、通络的中成药;苔薄或无苔的为虚证,要选益气补肾的中成药。或者两者合用。二是要采取综合措施,不能单服中成药就万事大吉,而单纯依赖于服药,中成药只能是养生的一法并非全法,要几条妙法并举,才能保证待效。三是要坚持长服,不能服服停停,一般要坚持服药3~6个月。

中风病有效的中成药如祛痰的安脑丸、清开灵、二陈丸、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万氏牛黄清心丸。活血通络的脑血康、脑心通、华佗再造丸、大小活络丹、脑安胶囊。益气补肾的人参再造丸、醒脑再造丸、偏瘫康复丸。

6.病后防复

中风病是复发率较高的慢性病,复发的主因有三条:

一是情绪激动。常常在大怒大喜之时复发,所以防复的首要是稳定情绪,克服急躁,避免恼怒,一定要心平气和,乐观宁静。

二是便秘用力,努挣排便,增加腹压,上到脑部,常常再次卒中,所以防复的关键是保持排便通畅,便秘时切勿努挣。

三是跌扑弯腰,运动锻炼,行走散步时必须缓慢谨慎,特别是步行困难者,要有人搀扶。突然弯腰也会增加腹压,捡物时应当蹲下,保证安全。

辨证论治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治疗原则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分症论治

一、中经络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络;涤痰汤涤痰开窍。瘀血症状突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红花等药物剂量,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头晕、头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熄风。若大便不通,可加大黄通腑泻热凉血,大黄用量宜轻,以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本型也可选用现代经验方化痰通络汤,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脾运化;配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泻热凉血。

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症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川牛膝引血下行;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伴头晕、头痛加菊花、桑叶,疏风清热;心烦易怒加丹皮、郁金,凉血开郁;便干便秘加生大黄。若症见神识恍惚,迷蒙者,为风火上扰清窍,由中经络向中脏腑转化,可配合灌服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法:通腑化痰。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方中生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热;芒硝咸寒软坚;枳实泄痞;厚朴宽满。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加丹参活血通络。热象明显者,加山栀、黄芩;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麦冬、玄参。本型也可选用现代经验方星蒌承气汤,方中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

若大便多日未解,痰热积滞较甚而出现躁扰不宁,时清时寐,谵妄者,此为浊气不降,携气血上逆,犯于脑窍而为中脏腑证,按中脏腑的痰热内闭清窍论治。

针对本证腑气不通,而采用化痰通腑法,一可通畅腑气,祛瘀达络,敷布气血,使半身不遂等症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防脱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

4、气虚血瘀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药:补阳还五汤。

本方重用黄芪补气,配当归养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以活血化瘀通络。

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故此方亦常用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言语不利,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以温经通阳;肢体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络;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川断、桑寄生、杜仲、牛膝以强壮筋骨;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以温肾固涩;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鬼箭羽、鸡血藤等破血通络之品。

5、肝阳上亢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方中怀牛膝补肝肾,并引血下行;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龟板、白芍、玄参、天冬滋养阴液,以制亢阳;茵陈、麦芽、川栋子清泄肝阳,条达肝气;甘草、麦芽和胃调中。并可配以钩藤、菊花熄风清热。挟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二、中腑脏

1、痰热内闭清窍(阳闭)

症状:起病骤急,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为清肝熄风主药;桑叶疏风清热;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生地清热凉血;白芍柔肝养血;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安宫牛黄丸可辛凉透窍。

若痰热内盛,喉间有痰声,可加服竹沥水20-30d,或猴枣散0.3-0.6g以豁痰镇痉。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有力者,可加龙胆草、栀子以清肝泻火;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者,削口生大黄、枳实、芒硝以通腑导滞。

2、痰湿蒙塞心神(阴闭)

症状:素体阳虚,突发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石菖蒲化痰开窍;人参扶助正气。苏合香丸芳香化浊,开窍醒神。寒象明显,加桂枝温阳化饮;兼有风象者,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3、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脱证)

症状: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肾壮阳,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龙骨、牡蛎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

此证即为辨证要点中所提之脱证。

中风病属内科急症,其发病急,变化快,急性发作期尤其是中脏腑的闭证与脱证要以开闭、固脱为要,可配合以下治法,病情严重者应积极配合西医救治。后遗症期可配合下列外治法,以促进康复。

1、阳闭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i静滴,每日2次。可配合灌服牛黄清心丸,每次1-2丸,每日3-4次。痰多化热者用穿琥宁静滴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可辨证选用脉络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

2、脱症可用生脉注射液、参附

患者指导

中风患者应当怎样辩证饮食?

合理健康的饮食对中风病防治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按中风病的五个证类不同而各有膳食宜忌。

(1)肝阳风火证

症状:苔黄质红,脉弦数,头痛面赤。

宜食: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丝瓜、西瓜、柑橘、梨。

忌口:羊肉、鸡肉、狗肉、鲤鱼、韭菜、大蒜、葱。.

(2)痰淤阻络证

症状:腻舌紫,脉细滑,头重唇青。

宜食:黑豆、藕、香菇、菠菜、油菜、南瓜、桃、梨。

忌口:羊肉、牛肉、狗肉、鸡肉、乌梅。

(3)痰热腑实证

症状:苔黄腻,脉滑数,便秘口黏。

宜食:萝卜、绿豆、丝瓜、冬瓜、梨、香蕉、芹菜。

忌口:羊肉、牛肉、鸡肉、鱼虾、鲮鱼、韭菜、辣椒、大蒜。

(4)气虚血瘀证

症状:苔薄白,质淡胖,脉细涩,气短头晕。

宜食:山药、薏仁、莲肉、白菜、冬瓜、丝瓜、木耳、赤小豆。

忌口:萝卜、山楂、大蒜。

(5)阴虚风动证

症状:苔少质红,脉细数,五心烦热,眩晕眼花。

宜食:百合、莲子、薏仁、淡菜、甲鱼、银耳、黄瓜、芹菜、鹿角菜。

忌口:鱼、鸡、羊肉、香菜、香菇。

中风患者适合的食谱有哪些?

1.芹菜粥

芹菜连根120克,洗净切小段,薏米250克。熬粥,加少许盐食用。功能清热平肝。

2.杞莲薄荷粥

枸杞子30克、莲肉30克、薏米150克、薄荷15克煎汁。洗净熬粥食用。可以补气清肝。

3.炒绿豆芽

绿豆芽250克,去皮根洗净,油锅爆炒去生,加调味食用。可以利三焦,清热毒。

4.清脑羹

银耳100克、枸杞子30克、生杜仲100克煎汁,文火炖3~4小时至稀烂,少入冰糖食用。可以滋补肝肾。

5.三鲜饮

鲜藕120克洗净切薄片,鲜茅根100克,洗净同藕同煮,文火炖30分钟,滤渣取水,兑入3个梨汁饮用。可以清热化淤。

6.田参鸡肉汤

鸡肉90克,田七10克,红参10克,黄芪30克。田七打碎,加鸡肉、生姜3片过油,把全部用料齐放入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饭饮用。可以补气活血,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肿胀疼痛,语言不利,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悸,舌淡暗或有淤斑。

诊断依据

诊断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

4、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

5、血压、脑脊液检查、-服底检查、颅脑Cr、真OU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时,在中风病病名的诊断基础上,还要根据有无神识昏蒙诊断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中风病病类。

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类最长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鉴别诊断

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2、痫病痛病与中风中脏腑均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

3、厥证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4、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5、痿病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