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走黄是疔毒走散,内攻脏腑所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危重病证。《疮疡经验全书·疔疮》云:“疗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癀走’,此证危矣。”癀走,即走黄。该书作者窦汉卿从局部表现特征论述了该病属逆证范畴。《<》卜科正宗》云:“凡见是疮,便妄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中等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证作矣。”其特点是: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七恶证。

别名: 走黄
英文名: zouhuang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中医外科
症状: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走黄是疔毒走散,内攻脏腑所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危重病证。《疮疡经验全书·疔疮》云:“疗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癀走’,此证危矣。”癀走,即走黄。该书作者窦汉卿从局部表现特征论述了该病属逆证范畴。《<》卜科正宗》云:“凡见是疮,便妄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中等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证作矣。”其特点是: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七恶证。

病因病机

    生疗之后,火毒炽盛是发生走黄的关键。
    生疗之后,因早期失治,未能及时控制毒势;或因挤压碰伤,或因过早切开,造成毒邪扩散;或误食辛热之药及酒、肉、鱼、腥等发物,或加艾灸,更增火毒,促使火毒鸱张,以致机体防御功能破坏,疔毒走散,毒入血分,内攻脏腑,而成走黄之病。

诊断

    有原发疔疮病灶。
    原发病灶处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皮色暗红。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肢体拘急、骨节肌肉疼痛;或伴发附骨疽、流注等;或伴身发瘀斑、风疹块、黄疽等;甚至伴神昏谵语、呓语谵妄、咳嗽气喘、胁痛痰红、发痉发厥等。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5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一90%。尿中可出现蛋白。脓液和血液细菌培养多为阳性。还应根据病情作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测定,以及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B型超声波检查等。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气阴两燔有局部走黄特征;寒战高热,汗出口渴,头痛烦躁,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干,脉洪数。
       辨证分析:火毒炽盛,内陷脏腑,人于营血,故见疔疮肿势软漫,疱顶陷黑,热邪人里,正邪相争,故寒战,高热,大渴,汗出,小便短赤;热邪扰乱心神,故见烦躁;舌红绛、苔黄干、脉洪数均为热毒炽盛、耗伤阴津之象。
       治法:清气泄热,解毒凉营。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如高热不退,热盛动风,拘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0.5一1G冲服;若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泻下热滞、急下存阴。
       (二)热人营血壮热持续不退;夜晚加重,躁扰不安,神识昏蒙,严重时可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皮肤瘀斑;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
       辨证分析:邪热人于营血,故壮热不退;血热扰心,故躁热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血热妄行,故发斑、衄血;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为热人营血、阴津亏损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若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如咳吐痰血者,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凉血止血;咳喘者,加服鲜竹沥30—60ml。
    二、外治法
       积极处理好原发病灶。具体参照原发疔疮外治。
    [其他疗法]
       一、抗生素开始时可根据原发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在治疗中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剂量应足够大,二种以上联合使用。
       二、支持疗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必要时多次少量输注全血或血浆。
       三、对症治疗高热可用退热剂或物理降温;有感染性休克时,可用升压药物,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调摄

    1.疗疮尤其是颜面部疔疮切忌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患病后应及早处理。
    2.对疔疮重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及呼吸、脉搏、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3.绝对卧床休息,并固定患肢。
    4.忌食辛辣刺激、肥甘鱼腥等发物。

处置建议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气阴两燔有局部走黄特征;寒战高热,汗出口渴,头痛烦躁,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干,脉洪数。
       辨证分析:火毒炽盛,内陷脏腑,人于营血,故见疔疮肿势软漫,疱顶陷黑,热邪人里,正邪相争,故寒战,高热,大渴,汗出,小便短赤;热邪扰乱心神,故见烦躁;舌红绛、苔黄干、脉洪数均为热毒炽盛、耗伤阴津之象。
       治法:清气泄热,解毒凉营。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如高热不退,热盛动风,拘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0.5一1G冲服;若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泻下热滞、急下存阴。
       (二)热人营血壮热持续不退;夜晚加重,躁扰不安,神识昏蒙,严重时可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皮肤瘀斑;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
       辨证分析:邪热人于营血,故壮热不退;血热扰心,故躁热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血热妄行,故发斑、衄血;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为热人营血、阴津亏损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若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如咳吐痰血者,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凉血止血;咳喘者,加服鲜竹沥30—60ml。
    二、外治法
       积极处理好原发病灶。具体参照原发疔疮外治。
    [其他疗法]
       一、抗生素开始时可根据原发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在治疗中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剂量应足够大,二种以上联合使用。
       二、支持疗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必要时多次少量输注全血或血浆。
       三、对症治疗高热可用退热剂或物理降温;有感染性休克时,可用升压药物,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患者指导

预防调摄

    1.疗疮尤其是颜面部疔疮切忌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患病后应及早处理。
    2.对疔疮重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及呼吸、脉搏、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3.绝对卧床休息,并固定患肢。
    4.忌食辛辣刺激、肥甘鱼腥等发物。

诊断依据

诊断

    有原发疔疮病灶。
    原发病灶处忽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皮色暗红。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或伴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或腹泻;或伴肢体拘急、骨节肌肉疼痛;或伴发附骨疽、流注等;或伴身发瘀斑、风疹块、黄疽等;甚至伴神昏谵语、呓语谵妄、咳嗽气喘、胁痛痰红、发痉发厥等。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5X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一90%。尿中可出现蛋白。脓液和血液细菌培养多为阳性。还应根据病情作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测定,以及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B型超声波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