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痉证”。

别名:
英文名: jingzheng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中医内科
症状: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痉证”。
    《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素问·骨空论》又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间·气厥论》载有“柔痉”之病名,由“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认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也可以致痉,其有关伤亡津液而致痉的认识,不仅是对《内经》理论的发挥,同时也丰富了对内伤致痉的认识。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痉候》描述痉证的症状为“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痼状”。朱丹溪《医学明理·痉门论》指出: “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物干之所致。”认为痉证也可由于气血亏虚所致·,切不可作风治而专用“风药”。张景岳《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强凋阴虚精血亏损致痉。
    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对痉证的认识日趋完善。华岫云在们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按语中,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他认为: “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疯痉厥矣”。清·吴鞠通则进一步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他在《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中说: “六淫致病,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了气虚血瘀可以致痉。
    中医学里尚有“瘛疯”一证,瘛,即抽搐。清·张璐《张氏医通·瘛疯》说: “瘛者,筋脉拘急也;疯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吴鞠通《温病条辨·痉病瘛疯总论》中又说:“痉者,强直之渭,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瘛疯既可为痉证的症状之一,也可单独出现而为病。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而致痉。内伤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痉。
    一、病因
       ·外感风、寒,湿邪,壅阻脉络,以致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拘挛抽搐而成痉;外感温热之邪,或寒邪郁而化热,邪热消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或热病邪人营血,引动肝风,扰乱神明,而发为痉证。
       2.久病过劳
       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气虚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血虚则不能濡养筋脉;久病脏腑功能失调,或脾虚不化水湿,或肝火灼伤津液,或肺气不宣,蒸灼肺津等,皆能产生痰浊,痰浊阻滞经脉,筋脉失养而致痉。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情志不畅,久之致肝肾阴虚,阴不
       制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
       3.误治或失治
       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如表证过汗及产后失血,风寒误下,疮家误汗等,导致阴精耗散;汗证,血证、体虚等病证失治,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均可致痉证发生。
    二、病机
       痉证病在筋脉,属肝所主,筋脉有约束联系和保护骨节肌肉的作用,其依赖肝血的濡养而保持刚柔相兼之性。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太过,失却柔和之性,则发为痉证。如《景岳全书·痉证》说:“痉之为病,……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病变脏腑除肝之外,尚与心、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如热陷心包,逆乱神明,或脾失健运,痰浊阻滞,或胃热腑实,阴津耗伤,或肾精不足,阴血亏虚等,均与痉证发生有关。
       痉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实者为邪气盛。外感风,寒,湿,热致痉者,病理性质以实为主。内伤久病、误治失治所致者病理性质以虚为主。邪气往往伤正,常呈虚实夹杂。如热盛伤津,经脉失养,瘀血痰浊,阻滞经脉,则多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证。
       痉证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外感因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气血不运,阴血不得濡养筋脉;或热盛伤津,阴血污乏,筋脉失于濡养。内伤由亡血、过汗,误治失治,或久病伤正,导致阴亏血少,筋脉失养,发为痉证。故《医学原理·痉门》认为痉证
       “虽有数因不同,其于津亏血少,无以滋荣经脉则一
       本证预后由于病因不同,差异甚大。一般而言命,或后遗头痛、呆滞,痼证诸疾。
       危重者多,如救治不当,可以危及生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谵语等意识障碍。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痉证与痼证
       痼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大发作的特点为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鉴别要点是:痼证多为突然发病,其抽搐、痉挛症状发作片刻可自行缓解,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呈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痉证多有发热、头痛等伴
       发症状。
       2.痉证与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种病证。厥证以四肢逆冷,
       3.痉证与中风
       中风以突然昏仆,点。痉证以项背强急,
       4.痉证与颤证
       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五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表现为以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为主要特四肢抽搐,无偏瘫症状为临床特点。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等症状。痉证肢体抽搐幅度大,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
       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5.痉证与破伤风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痉,临床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
    三、相关检查
       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致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痉证项背强急较甚者多与西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临床表现,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炎、高热惊厥、肝昏迷、尿毒症以及脑寄生虫病。临证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血常规,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一般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根据痉证的特征,确定病人是属于外感致痉,还是内伤致痉。外感致痉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可无恶寒,但必有发热。内伤发痉则
       多无恶寒发热。
       2.辨虚证与实证
       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由外感或瘀血、痰浊所致伤所致气血阴津不足。
    二、治疗原则
       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实证多手足蠕动,或抽搐寸休寸止,神疲倦怠,多属虚证。虚证多由内
       痉证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应针药并施,舒筋解痉。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痉者,祛邪为主,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择而用之。肝经热盛者,治以清肝潜阳,熄风镇痉;阳明热盛者,治以清泄胃热,存阴止痉;心营热盛者,治以清心凉血,开窍止痉;瘀血内阻而致痉者,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痉;痰浊阻滞而致痉者,治以祛风豁痰,熄风镇痉。病势较缓则治其本,治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病中具
       有重要作用,所以滋养营阴是痉证的重要治疗方法。
       此外,各个证候之间,有时可以错杂出现,例如热邪中央痰浊,气血亏虚又感外邪等应明辨虚实,标本兼顾,有常有变,灵活运用。
    三、证治分类
       1.邪壅经络证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有祛风、散寒、燥湿、解肌和营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四肢抽搐,项强头痛。
       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藁本、川芎、蔓荆子祛风胜湿;葛根、白芍、甘草解肌和
       缓急止痉。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解肌止痉;芍药,甘草若风邪偏盛,项背强急
       肢痛拘挛,以葛根汤为主方,葛根、麻黄、桂枝,生姜温经散大枣酸甘缓急,调和营卫。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以栝蒌桂枝汤为主方,方用桂枝
       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栝楼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
       若湿热偏盛,筋脉拘急,胸脘痞闷,身热,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仁汤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清热化湿,通经和络。
       2.肝经热盛证
       高热头痛,口噤龄齿,手足躁动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证机概要:邪热炽盛,动风伤津
       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舌
       筋脉失和。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本方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作用,适用治肝经热盛,热极动
       常用药:水牛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止痉;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以通络;茯神宁神定志;白芍、生地、甘草酸甘化阴,补养肝血,缓急止痉。
       若口苦苔黄,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热,泄肝火;口千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麦冬以甘寒清热生津止渴;痉证反复发作,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熄风止痉;神昏痉厥者,选用安宫牛黄九,局方至宝丹或紫雪丹,清心泄热,开窍醒神,熄风定痉,其中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力胜,至宝丹开窍醒神作用强,紫雪丹则长于熄风镇静止痉。
       3.阳明热盛证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黄燥,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
       治法: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
       筋脉失养。
       代表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前方清泄阳明实热;后方滋阴增液,泄热通便。方合用有泄热通腑,存阴止痉作用,适用于阳明热盛,热结阴亏痉证。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濡润筋脉;大黄,芒硝软坚润燥,荡涤胃腑积热;粳米、甘草和胃养阴。
       若热邪伤津而无腹实证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若抽搐甚者,加天麻,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熄风止痉之品;热甚烦躁者,加淡竹叶,栀子、黄芩清心泻火除烦;热甚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加水牛角,生地,丹皮。
       4.心营热盛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浯,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热人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代表方:清营汤加减。本方有清心凉血解毒,泄热养阴作用,适用于温邪传营,热伤营阴旺。
       常用药:水牛角,莲子心、淡竹叶、连翘清心泄热,凉血解毒;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养津。
       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水牛角,钩藤、全蝎,僵蚕等止痉药物急煎顿服,或配合针刺治疗,防止痉证发作。
       痉证病人多属急重症,病床要平整松软,并设床栏,发病时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居室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应有专人护理。急性发作寸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假牙及呼吸道异物,以防堵塞气道。对频繁肢体抽动者,要避免强行按压和捆绑,防止骨折。因高热而痉,要给予降温。在发作停止后,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于病人安静休养,减少痉证发作。

结语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内经》曾以外邪立沦,《金匮要略》又分刚痉、柔痉。后世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又提出内伤致痉理沦。其发病原因,外则风,寒、湿、热之邪,内则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筋脉失养。根据痉证的临床特点,一般不难作出诊断。本病应与痼证,厥证、中风、破伤风,颤证等病证相鉴别。
    痉证治疗的原则是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以治其本。同时,必须辨明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切勿滥用潜镇熄风之品。一般来说,外感发痉多属实证,治当先祛其邪,如属风寒湿邪,宜祛风、散寒,除湿;若邪热炽盛,热动肝风,风火相煽,宜清热熄风止痉;若热邪人里而实热内结,消灼阴液致痉者,宜泄热存阴止痉;热人心营,扰动神明,宜清心透营止痉;痰浊壅阻经脉,蒙蔽清窍,宜熄风止痉,豁痰开窍。内伤发痉,多属虚证,重在治本扶正,临证当辨其损及脏腑而调之,若属伤津脱液,阴血亏虚者,当增液,养阴、补血为主。临证中还当根据病理转化而兼顾其变证。
    痉证多起病急,变化较快。外感发痉,属邪实正盛,若能迅速祛散外邪,痉证得以控制,则预后较好。内伤发痉,多虚中夹实,治疗较为困难,应细察病机,审慎调治。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痉证若见有口张目瞪、昏昧无知,或见有戴眼反折、遗尿,或见有汗出如油如珠等,均属预后不良的征象。

临床备要

    1.痉证必须详辨外感与内伤、虚证与实证。外感发痉多属实证,内伤发痉多为虚证,另外可从其发作的程度,频度、幅度辨别虚实。在治疗上,外感者,当先祛其邪,宜祛风,散寒,除湿;若邪热人里,消灼津液,当泄热存阴。内伤者,在临床上属阴伤血少者为多见,所以其治疗以滋阴养血为大法。此外,肝主筋,主风主动,故痉证治疗,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常酌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蜈蚣、全蝎等平肝熄风止痉之品。
    2,对痉证的治疗还应结合辨病。痉证常常是一种临床危急重症的表现,大多发病较急,变化迅速,预后较差。因此,除必要的对症处理外,其关键在于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应尽快明确诊断,进行有效的病因治疗。例如对各种高热致痉,应积极查找引起高热的原因,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各种急性热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痉证的表现,此时应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积极治疗其原发病,防止病情恶化。
    3.痉证发病常有先兆,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一旦发生痉证,则应积极救治病人的生命。病情较轻者,可根据辨证给以相应的方药口服,如病情较重、较急者即服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免贻误病情。

医案选读

        董姓女,1岁半,1951年8月13日初诊。
       病史:患儿于8月9日开始高热,精神萎靡,不思饮食,时有呕逆,曾呕吐两次,呈喷射性,于11日急诊人某医院,经检查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未效,病势反进,壮热无汗,四肢厥冷,体温持续在39.5℃—40.5℃,嗜睡,躁动不安,不进饮食,小便短赤,大便不行,并时有阵发性抽风,发作寸四肢抽搐,两眼上翻,呼吸闭止,口唇青紫。因病情日趋重笃,家长乃携患儿于13日宋诊。
       检查:患儿神愦,眼闭,唇青,呼吸短促,四肢厥冷红透过命关,脉浮数。
       辨证:暑热亢盛,内动肝风,气营两燔,邪传心包。
       冶法:清营解表,透邪涤暑,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舌质绛,舌苔黄厚少津,指纹紫
       处方:钩藤二钱 薄荷一钱半 生石膏八钱(捣) 金银花二钱 石菖蒲二钱(捣)生滑石三钱(捣) 石斛二钱 香薷一钱半 全蝎一钱半(捣) 蝉衣一钱半 甘草一钱淡竹叶一钱半 灯心五分 煎两遍约150毫升,第一次喂下后,待20分钟,喂大米汤少许过半小时后,再喂第二次药,取汗。
       另仿至宝丹,珠黄散、镇痉散,撮风散等方义,配清热镇痉药粉一料。
       牛黄一钱 朱砂三分 全蝎三钱 琥珀六分 蜈蚣七条(隔纸炙) 羚羊角粉一钱半羚羊角骨二钱 犀角一钱 天竺黄一钱半 僵蚕一钱半 熊胆五分 麝香三分 共为细粉
       服用法:每次服二分,一天三至四次。
       13日晚7点二诊:药后全身微汗出,体温稍退,已能吃奶,仍嗜睡,偶有抽风仍未解,舌苔脉象同前,指纹红色,退至气关,病势巳见好转。为其改方,清热凉血止痉,荡涤阳明热结。
       钩藤二钱 生石膏八钱(研细粉) 石斛三钱 生滑石三钱 石菖蒲二钱(捣) 全蝎一钱(去刺捣) 酸枣仁二钱(捣) 玄参二钱 大黄二钱 香薷一钱半 枳实三钱 白豆蔻一钱半 犀角一钱 甘草一钱 灯心五分 玄明粉二钱(分冲) 煎两遍约150毫升,分两次服,并继服清热镇痉药粉四次。
       14日三诊:体温降至38℃,抽风已止,大便已解,下黑粪块二次,稀黑粪三次,神识已清,能认父母,稍能进食,舌苔略退,稍干少津,脉仍有数象。
       大热已减,腑气已通,余焰未尽,津液亏损。再改方,清泄余热,养阴生津。
       钩藤二钱 生石膏五钱(研) 生滑石三钱(研) 石菖蒲二钱(捣) 石斛三钱 麦冬四钱 川贝一钱半 人参一钱 白芍一钱半 甘草八分 全蝎一钱(捣) 灯心五分
       继服上方两付,脉静身凉而愈,无后遗症。(戴岐等.刘惠民医案选·神经精神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病案二陶某,女,7岁。
       发热数日,忽然昏迷不醒, 日闭不开,两手拘急厥冷,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二便秘
       涩。诊视脉伏不应指,口噤,舌不易察,面色晦滞,手压其腹则反张更甚,其腹必痛。《金匮要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此为厥深热深,议用急下存阴法。
       炒枳实5克 制厚朴5克 锦纹黄(泡)10克 玄明粉(泡)10克
       复诊:抉齿连续灌服,服药后一时许,扰动不安,呻吟一声,泻下黏液夹血的粪便极
       多,痉止厥回。更进一剂,热退神清,但口渴甚,腹部阵痛拒按,显然“胃家实”也。
       杭白芍10克 炒山栀5克 淡黄芩5克 川黄连3克 炒枳实5克 牡丹皮5克 天花粉7克 锦纹黄(泡)7克 飞滑石10克 粉甘草3克
       复诊方服至3剂,渴止,二便畅利而愈。
       (李聪甫.李聪甫医案·痉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 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萎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龄齿,可与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 “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
       《诸病源候论·产后中风痉候》:“产后中风痉者,因产伤动血脉,脏腑虚竭,饮食未复,未满日月,荣卫虚伤,风气得人五脏,伤太阳之经,复感寒湿,寒搏于筋则发痉,其状口急噤,背强直,摇头耳鸣,腰为反折,须臾十发,气急如绝,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皆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夫人之筋,各随经络结束于身。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
       热之所中,则痊。”
       《景岳全书·杂证漠·痉病》: “愚渭痉之为病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痉,盖传写之误耳。其证则脊背反张,头摇口噤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痊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 “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伤寒之痉自外来,证属太阳,治以散外邪为主。湿热之痉自内出,波及太阳,治以熄内风为主。”
       《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握固,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元气既虚,必不能走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处置建议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根据痉证的特征,确定病人是属于外感致痉,还是内伤致痉。外感致痉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可无恶寒,但必有发热。内伤发痉则
       多无恶寒发热。
       2.辨虚证与实证
       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由外感或瘀血、痰浊所致伤所致气血阴津不足。
    二、治疗原则
       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实证多手足蠕动,或抽搐寸休寸止,神疲倦怠,多属虚证。虚证多由内
       痉证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应针药并施,舒筋解痉。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痉者,祛邪为主,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择而用之。肝经热盛者,治以清肝潜阳,熄风镇痉;阳明热盛者,治以清泄胃热,存阴止痉;心营热盛者,治以清心凉血,开窍止痉;瘀血内阻而致痉者,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痉;痰浊阻滞而致痉者,治以祛风豁痰,熄风镇痉。病势较缓则治其本,治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病中具
       有重要作用,所以滋养营阴是痉证的重要治疗方法。
       此外,各个证候之间,有时可以错杂出现,例如热邪中央痰浊,气血亏虚又感外邪等应明辨虚实,标本兼顾,有常有变,灵活运用。
    三、证治分类
       1.邪壅经络证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有祛风、散寒、燥湿、解肌和营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四肢抽搐,项强头痛。
       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藁本、川芎、蔓荆子祛风胜湿;葛根、白芍、甘草解肌和
       缓急止痉。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解肌止痉;芍药,甘草若风邪偏盛,项背强急
       肢痛拘挛,以葛根汤为主方,葛根、麻黄、桂枝,生姜温经散大枣酸甘缓急,调和营卫。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以栝蒌桂枝汤为主方,方用桂枝
       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栝楼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
       若湿热偏盛,筋脉拘急,胸脘痞闷,身热,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仁汤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清热化湿,通经和络。
       2.肝经热盛证
       高热头痛,口噤龄齿,手足躁动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证机概要:邪热炽盛,动风伤津
       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舌
       筋脉失和。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本方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作用,适用治肝经热盛,热极动
       常用药:水牛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止痉;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以通络;茯神宁神定志;白芍、生地、甘草酸甘化阴,补养肝血,缓急止痉。
       若口苦苔黄,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热,泄肝火;口千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麦冬以甘寒清热生津止渴;痉证反复发作,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熄风止痉;神昏痉厥者,选用安宫牛黄九,局方至宝丹或紫雪丹,清心泄热,开窍醒神,熄风定痉,其中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力胜,至宝丹开窍醒神作用强,紫雪丹则长于熄风镇静止痉。
       3.阳明热盛证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黄燥,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
       治法: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
       筋脉失养。
       代表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前方清泄阳明实热;后方滋阴增液,泄热通便。方合用有泄热通腑,存阴止痉作用,适用于阳明热盛,热结阴亏痉证。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濡润筋脉;大黄,芒硝软坚润燥,荡涤胃腑积热;粳米、甘草和胃养阴。
       若热邪伤津而无腹实证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若抽搐甚者,加天麻,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熄风止痉之品;热甚烦躁者,加淡竹叶,栀子、黄芩清心泻火除烦;热甚动血,斑疹显现,舌质红绛,加水牛角,生地,丹皮。
       4.心营热盛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浯,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热人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代表方:清营汤加减。本方有清心凉血解毒,泄热养阴作用,适用于温邪传营,热伤营阴旺。
       常用药:水牛角,莲子心、淡竹叶、连翘清心泄热,凉血解毒;玄参、生地、麦冬滋阴养津。
       不灵活,口角肌肉抽动,即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水牛角,钩藤、全蝎,僵蚕等止痉药物急煎顿服,或配合针刺治疗,防止痉证发作。
       痉证病人多属急重症,病床要平整松软,并设床栏,发病时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居室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应有专人护理。急性发作寸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假牙及呼吸道异物,以防堵塞气道。对频繁肢体抽动者,要避免强行按压和捆绑,防止骨折。因高热而痉,要给予降温。在发作停止后,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于病人安静休养,减少痉证发作。

检查建议

相关检查

    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致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痉证项背强急较甚者多与西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临床表现,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炎、高热惊厥、肝昏迷、尿毒症以及脑寄生虫病。临证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血常规,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一般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

诊断依据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谵语等意识障碍。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痉证与痼证
       痼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大发作的特点为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鉴别要点是:痼证多为突然发病,其抽搐、痉挛症状发作片刻可自行缓解,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呈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痉证多有发热、头痛等伴
       发症状。
       2.痉证与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种病证。厥证以四肢逆冷,
       3.痉证与中风
       中风以突然昏仆,点。痉证以项背强急,
       4.痉证与颤证
       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五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表现为以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为主要特四肢抽搐,无偏瘫症状为临床特点。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等症状。痉证肢体抽搐幅度大,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
       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5.痉证与破伤风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痉,临床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
    三、相关检查
       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毒之邪致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痉证项背强急较甚者多与西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临床表现,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脑炎、高热惊厥、肝昏迷、尿毒症以及脑寄生虫病。临证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血常规,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一般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