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地图舌 按疾病找医生

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舌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圆形、椭圆形的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有时可清晰可见。

英文名: ditushe
发病部位: 舌背
就诊科室: 中医口腔科
症状: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剥脱性舌炎,是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舌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形成圆形、椭圆形的光滑的红色剥脱区,菌状乳头有时可清晰可见。

病因

消化不良;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缺乏;乳牙萌出、替换;慢性病灶牙;肠道寄生虫等。

许多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可以自愈,但也有极少数一直延续到成年。与遗传、体质、过敏、炎症可能有关。中医则认为是胃阴虚所致。应该不会妨碍舌的功能,更不会变成其它疾病。

地图舌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区较大时对刺激性的食物如辣的、酸的食物比较敏感,可有轻度烧灼感或刺痒感。有部分患儿合并裂纹舌,在舌背上形成较深而弯曲的沟,有的家长见到后会感到比较紧张。其实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剥脱的丝状舌乳头可自行修复,使舌粘膜表面完全恢复正常。但仍可间歇性发作,有的病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到成年,但大多数患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临床表现

病变主要发生于舌背,为丝状乳头剥脱形成的不规则的红色光滑稍凹陷区,周边为增厚的白色或黄色边缘,形似地图。病变可持续多日或数周无变化,或消失或改变形状和部位。消失后可再发。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轻度烧灼及痒感。

一般地图舌多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出现地图舌的孩子多半体质比较弱,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地图舌一般在婴儿2~3个月时就已出现了,孩于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出现轻度痛痒或对有刺激性贪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维生素B族及锌剂也有一定疗效。

处置建议

治疗

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因此也无特效药。地图舌对健康多无太大影响,一般也不需治疗。主要是注意分析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消除不良因素如不良刺激及口腔病灶;注意合理饮食;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肠道寄生虫,并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对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局部涂用金霉素鱼肝油,口服b族维生素。

患地图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干姜、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亦应忌口。

脾胃阴虚地图舌患儿的饮食调理:

1、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

2、合理摄入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些食物含蛋白质高,各种微量元素多,而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而不生内热。

3、多吃水果、蔬菜,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山楂、乌梅、西瓜等含维生素种类多的果类。

4、脾胃气虚患儿的饮食调理。

5、给孩子吃一些能够健脾益气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小儿服用方便,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6、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晚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

7、脾胃功能不好的孩子饮食要注意忌口,不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饮冰冻的食品。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说到底,中药修补地图舌,实际上是一次对患儿体质的合理调整,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地图舌是完全可以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