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大肠血管瘤 按疾病找医生

大肠血管瘤是一种非常单一细胞的良性肿瘤,主要细胞成分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等。

别名:
英文名: dachangxueguanliu
发病部位: 大肠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 便血,缺铁性贫血,肠梗阻
多发人群: 婴幼儿 儿童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大肠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构瘤,属于血管瘤病变,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经存在,一般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大多数血管瘤比较小,一般在几毫米到2厘米,直肠血管瘤一般比较大。显微镜下可分为毛细血管样血管瘤及海绵样血管瘤,或混合性血管瘤。镜下观察瘤体由纤细的紧密连接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其间有少量间质成分。

临床表现

        1.便血与贫血
  便血是大肠血管瘤常见症状,可反复或持续少量出血,因而患者伴有慢性贫血。也可见突然大出血导致休克。
  2.肠梗阻
  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除下消化道出血表现外,还可引起肠梗阻;息肉型结肠血管瘤患者有因肠套叠引起的肠梗阻病史,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肠扭转。
  3.直肠刺激症状
  如结肠血管瘤个体较大或发生低位直肠血管瘤时,患者可出现肠道刺激征:腹部隐痛、腹泻,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
  4.凝血机制障碍
  结直肠血管瘤另一特征表现为全身凝血机制障碍,并由此会加重肠道出血。

检查

        1.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可引起大出血应慎重使用。
  2.其它辅助检查
  (1)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见典型或成串静脉钙化石,双重钡餐检查可显示黏膜下肿块或息肉样改变,并伴有可移动性的钙化点。
  (2)内镜检查:对大肠血管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内镜下可见肠黏膜红色充血,有浅蓝色结节形肿块或紫葡萄色界限清楚肿块,容易出血。
  (3)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可发现异常血管丛或充盈缺损及静脉相延迟,可获诊断。

诊断

大肠血管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但对于幼年开始慢性间歇性下消化道出血,且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大肠血管瘤可能:伴有腹痛、肠套叠、肠扭转;伴有皮肤黏膜血管瘤病变。

治疗

1.内镜下治疗
  血管瘤较小,未破溃出血或出血量小的患者,可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灼、激光、微波凝固或硬化剂注射等非手术疗法。
  (1)高频电灼凝固治疗:利用高频电流在局部组织产生热效应,使肿瘤凝固、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目的。
  (2)激光凝固治疗:激光产生热能可使肿瘤血管收缩,小血管封闭,局部水肿影响出血血管的通畅,同时热能损害血管内皮,可激活凝血机制的连锁反应,产生继发性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肿瘤凝固坏死、脱落。氩激光和脉冲Nd∶YAG激光可封闭直径2毫米的血管,故在内镜直视下可治疗大肠血管瘤。
  (3)微波凝固治疗:微波可使被照射部位组织细胞内水分子运动而产生热能,使血流凝固,对3毫米以下的血管产生永久性血栓止血。因此可用于治疗大肠血管瘤。
  (4)硬化剂注射治疗:以往多用于治疗体表的血管瘤。
  2.手术治疗?
  对较大或反复下消化道出血的大肠血管瘤应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直肠弥漫性和多发性血管瘤,应采用各种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结肠血管瘤应作血管瘤所在部位的肠段切除,手术探查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大肠血管瘤常为多发性,探查时应全面,防止遗漏。
  (2)术中采用冷光源作肠曲分段透光试验检查,可发现小的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