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

别名:
英文名: changyan
发病部位: 消化系统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热,呕吐,恶心
多发人群: 儿童 青少年 成人
治疗手段: 1.病原治疗 2.对症治疗
并发疾病: 出血 消化道穿孔 肠扩张 肠息肉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肠炎(enteritis)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病因

一、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二、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三、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四、寄生虫性肠炎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五、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六、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肠炎

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

二、慢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

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1~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

部分患者便鲜血,其病变限于直肠,称出血性直肠炎,血液或大便分开排出,或附着于正常或燥粪表面,常被误认为是痔出血。直肠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病变若扩展至直肠以上,血液往往与粪便混合或出现血性腹泻。

查体可见脐周或下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检查

一、X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二、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应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诊断

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原菌即可确诊。有些病原菌如沙门菌感染可作血培养。病毒性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体。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寻找病原体及其虫卵。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并发症

根据引起肠道炎症的病因不同,并发症也不同。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中毒性肠扩张、息肉增生或癌变等

治疗

一、病原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耶尔森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沙门菌肠炎轻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药,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可获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尔氏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

二、对症治疗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药物。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也可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黏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


预后

急性肠炎一般预后良好。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

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勿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变质及被沙门菌属污染食品不准出售。认真注意食品制作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做好水源保护,饮水管理和消毒。

处置建议

病情评估/分型

肠炎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稀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可伴发热及里急后重感。引起腹泻的因素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肠炎按病因分可有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饮食导致的肠炎、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肠炎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

1. 急性肠炎评估病情判断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是否有脱水及其严重程度,感染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等

2. 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潜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息肉恶变等疾病可能,也可由急性腹泻疾病迁延发展成慢性,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炎等


住院/转诊

肠炎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稀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可伴发热及里急后重感。引起腹泻的因素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肠炎按病因分可有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饮食导致的肠炎、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肠炎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

1. 急性肠炎评估病情判断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是否有脱水及其严重程度,感染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等

2. 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潜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息肉恶变等疾病可能,也可由急性腹泻疾病迁延发展成慢性,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炎等


治疗原则

急性肠炎一般预后良好,疾病有一定自限性,治疗上以防治脱水、对症处理为主,促进毒素排出体内,防治并发症

慢性肠炎早期经过及时适当治疗改善预后,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等

严重腹泻者可参考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疾病处置建议等


一般治疗

病情轻者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丢失,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者需静脉补液防治脱水等

严格控制饮食,腹泻者鼓励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油脂,少食用粗纤维食物

卧床休息,夏季防暑时不贪凉,胃肠道对低温环境敏感,可加重腹泻、腹痛症状


对症治疗

必要时使用止呕药、止泻药、解痉止痛药、解热镇痛药等

对症治疗注意事项

1. 感染性腹泻者不建议在毒素排空前使用止泻药

2. 腹痛者在未排除其他急腹症时(如急性阑尾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泌尿系结石、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慎用止痛药物避免掩盖病情


病因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以自愈

细菌性肠炎可依据感染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抗菌药

1. 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

2. 细菌性痢疾可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真菌性肠炎用抗真菌药物,如白色念珠菌肠炎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等

寄生虫性肠炎,如血吸虫病使用吡喹酮治疗,阿米巴痢疾、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用甲硝唑等治疗

急性重金属中毒应用相应的离子螯合剂解毒治疗,甚至进行血浆置换 


用药建议

口服补液盐及静脉补液

防治脱水,轻者饮充足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即使伴呕吐者也建议尽可能多饮水

如呕吐或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有严重脱水者,进行静脉补液,输注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氯化钠液、氯化钾溶液、葡萄糖溶液等

补液时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


病原治疗药物

选药原则

1. 病毒性肠炎不需病原治疗,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药物性肠炎等加重腹泻症状

2. 寄生虫感染所致胃肠炎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3. 真菌性肠炎使用抗真菌药物

4. 某些病原菌(如弯曲杆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感染或旅行者腹泻时可使用抗生素,依据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药物种类涉及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硝基咪唑类等


对症治疗药物

止泻药 

1. 慎用止泻药,在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4~48小时并没有迹象表明有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加用止泻药,如思密达(蒙脱石散)、易蒙停(盐酸洛哌丁胺)等

2. 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使用止泻药

3. 氯丙嗪具有镇静作用,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黏膜过度分泌起到止泻作用

止呕药  

1. 呕吐剧烈可加用止吐药,如胃复安(甲氧氯普胺)

2. 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

 解痉止痛药  

1. 腹痛者可在排除其他急腹症后使用解痉止痛药

2. 药物有颠茄片、普鲁本辛、山莨菪碱等


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者可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等,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

检查建议

确诊检查

    通常依据典型病史(病源接触史是重要的诊断特征如可能受污染的食物,不洁、未经处理或遭污染的饮用水,接触有同样病症的患者、疫情地区旅游史等)和体格检查即可确诊,无需特殊实验室检查也可诊断

    常用检查有

1. 粪便检查、粪便寄生虫卵检查、粪便隐血试验

2.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电解质常规

3. 血液、呕吐物、粪便培养,通过病原学检查来明确感染原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


并发症检查

并发症

1. 严重呕吐或腹泻可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等,尿比重增加、严重者出现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2. 肠道炎症病因不同,并发症也不同,主要并发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败血症、继发营养不良等

并发症常用检查

1. 尿常规

2. 肝功能

3. 肾功能

4. 血气分析

5. 二氧化碳结合力

6. 腹部超声

7. 腹部X线平片

8. 其他


鉴别诊断检查

阑尾炎、异位妊娠、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也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下列检查可帮助鉴别

1. 血常规

2. 阑尾超声、阑尾CT检查

3. 妇科超声、血HCG及尿HCG妊娠试验

4. 血尿淀粉酶

5. 泌尿系超声

6. 胆囊超声

7. 内镜检查如直肠和乙状结肠镜、全结肠镜检查等可发现肠道肿瘤及息肉性病变。急性重症患者急性期不做消化道内镜检查

8. 消化道钡餐检查在急性期不做 


患者指导

营养

饮食调整顺序为呕吐较重时短暂禁食水,待呕吐好转后再进食,先流质饮食再半流质饮食再到软食

1. 早期少油脂的流质饮食如米粥、藕粉、果汁等,避免肉蛋奶及刺激性食物

2. 宜少食多餐,每日进食4~5次,在急性肠炎的症状消失后2~3天可恢复正常饮食

3.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和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

口服糖盐水(自行配置糖盐水方法:每100ml含有5g糖及0.9g盐的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已无口渴但尿量少仍有存在脱水的可能


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1. 勤洗手,注意餐具卫生,生熟食分开放置

2. 不食不洁净的瓜果,不食腐败变质的食物

加强监督管理和职业防护

1.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变质及被沙门菌属大肠杆菌属等污染食品不准出售

2. 管理和消毒饮用水源,管理和消毒人畜粪便避免肠道传染病

3. 加强职业防护,避免刺激性化学物质和职业性重金属中毒因素等引起的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