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婴幼儿便秘 按疾病找医生

便秘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近年来,患便秘的儿童日益增多。儿童患便秘的原因,除患有器质性病变(巨结肠、肠息肉等)外,大都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平时饮水少,或者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所致。    便秘虽不是大病,但危害却不小。便秘不仅会使有毒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损害肝、肾,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胖、脂肪肝等疾患。最严重的是,长期便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英文名: yingyouerbianmi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中医儿科
症状: 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排便困难
多发人群:
治疗手段: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述

便秘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近年来,患便秘的儿童日益增多。儿童患便秘的原因,除患有器质性病变(巨结肠、肠息肉等)外,大都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平时饮水少,或者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所致。   

便秘虽不是大病,但危害却不小。便秘不仅会使有毒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损害肝、肾,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胖、脂肪肝等疾患。最严重的是,长期便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原发性因素

1.饮食因素。
 

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动力不足。   

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 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所以老年人多出现便秘。

3.拖延大便时间。

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或 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4.水份损失过多。   

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份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   

继发性因素

1.器质性受阻。   

肠管内发生狭窄或肠管外受到压迫时,如肠管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 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压迫大肠等,可控粪便通过受到障碍,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形成便秘。近年来通过排便造影、肛肠测压、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盆底肌电图等技术检查手段,发现了新的便秘类型,称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特点是排便时盆底出口处出现 梗阻因素,其中有些可经外科手术消除或缓解。
  

2.大肠病变。  
 

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便秘。   

3.药物影响。
 

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普鲁本辛、吗啡、苯乙哌定、碳酸铋等及铅、砷、汞、磷等金属中毒都可引起便秘。长期滥用泻药,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   

4.精神因素。  
 

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时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另外还有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处置建议

治疗

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治疗单纯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份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时训练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1.人乳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乳喂养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应用新鲜桔子挤汁,市售瓶装桔汁开瓶后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 红枣水。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时,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帮助。

2.人工喂养婴儿的饮食矫正

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辅食,可避免便秘。如果发生,可将牛乳加糖增至8%,并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萝汁、枣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 以刺激肠蠕动。较大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粥。在1~2周岁,如已加了各种辅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够,可多吃粗粮食品、红薯、胡萝卜及蔬菜。有条件者可加琼脂果冻。营养不良小儿便秘,要注意补充营养,逐渐增加入量,营养情况 好转后,腹肌、肠肌增长、张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渐通顺。

3.训练习惯

排大便是反射性运动,小儿经过训练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三 个月以上婴儿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由成人两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连续按时执行半至一个月即可养成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动时间。对年长儿慢性便 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多的食物外,亦应使其按时通便,养成良好习惯。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便秘多系津亏肠燥所致,治以滋 阴润肠法。轻者可用单味郁李仁,每次嚼服3~5粒,每日1~2次,或隔日服。较重者常用三仁丸(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每丸3g)每次1 丸,每日1~2次,年幼者减半。年长儿可服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通便后停服。

5.其他疗法

幼儿可在每晚睡前服镁乳每次 0.5~1ml/kg,或液状石蜡每次0.5ml/kg,也可二药制成合剂使用,可免单用石蜡油易自肛门漏出。以上药物可连用3~5日,同时次晨训练大 便。为免吸入,婴儿不用石蜡油。儿童还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粪块嵌塞,可用开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剂)5~10ml注入肛内,刺 激直肠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条插入婴儿肛门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门通便。灌肠的方法刺激强,易养成习惯,非特殊需要时不采用。

无痛解决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3)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

(4)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5)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6)开塞露:将开塞露注入小儿肛门,让药液在肠子里保留一段时间后再让孩子排便。

但值得提醒的是:婴幼儿的胃肠功能发育还不太完善,最好不要长期使用药物来通便。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因为这样容易伤害宝宝的身体,甚至会引起严重的腹泻问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建议妈妈们最好少用。   

足疗方

1.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般用药一次即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2.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3.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4.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患者指导

预防

便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顽症,如果父母亲能懂得一些医学常识,给孩子合理的喂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正确指导,相信孩子的便秘是可以治愈的。    

1、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    

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4、吃牛奶的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便秘。    

5、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及氢氧化铝等。

6、增大宝宝的运动量也有利于帮助排便顺畅。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摇篮里,应该多抱抱他,并适当辅助他做一些手脚 伸展、侧翻、前后滚动的动作,以此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加速孩子食物的消化。对于那些年龄大的幼儿,父母应多让他在地板上爬行,或让他多行走和跑动,甚至还可以拿一些气球让孩子吹,以此增加运动量和腹内压,达到锻炼腹肌的作用。

诊断依据

诊断

应详询病史及大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