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结肠恶性肿瘤 按疾病找医生

结肠恶性肿瘤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65岁发病率高。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英文名: jiechangexingzhongliu
发病部位: 粪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腹部隐痛,黑便,腹胀,腹痛,结肠癌家族史,结肠镜见局部肿物,粪便潜血试验阳性,X线钡剂灌肠见充盈缺损,血癌胚抗原升高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 粪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腹部隐痛,黑便,腹胀,腹痛,结肠癌家族史,结肠镜见局部肿物,粪便潜血试验阳性,X线钡剂灌肠见充盈缺损,血癌胚抗原升高
多发人群: 中年老年
治疗手段: 手术 放疗 化疗
并发疾病: 贫血 NOS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简介

结肠肿瘤:(carcinomaofrectum)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根据临床观察,发现一部分肠癌,发生于直肠息肉或血吸虫病的基础上;肠的慢性炎症,有的能诱发癌变;高脂高蛋白饮食引起胆酸分泌增加,后者被肠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环烃,也可致癌.

结肠肿瘤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 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我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结肠肿瘤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结肠肿瘤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 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早期表现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结肠肿瘤的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阑尾炎与回盲部肿瘤均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它们的共同表现均为明显的右下腹疼痛,根据国外的临床资料,阑尾炎与回盲部肿瘤并存的发生率为11%~15%;而国内学者提出结肠肿瘤以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为最早表现者占6.6,尤其常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有急性阑尾炎病史,并有右下腹肿块时,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有结肠肿瘤的存在。如文中的患者,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病史,但右下腹可触及明显的包块,发作次数逐渐增多,抗炎治疗疗效欠佳,应考虑合并有回盲部肿瘤的可能,须做进一步的检查。本病发病的年龄一般较大,起病缓慢,病人全身状况较差,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抗炎治疗无效或仅暂时好转,不时复发,钡灌肠可见肠腔黏膜不规则破坏及充盈缺损,另外,B超或CT可鉴别诊断。

预防

1,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便隐血检测是:

· 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

· 美国癌症协会(ACS)广泛推荐的“健康人群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

· 我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特别指出的“最有价值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指标”;

目前便隐血检测已不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检测,国内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在家即可轻松自检。

2,多运动:闲暇之余不要久坐不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

3,饮食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