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每年有超过两千万人患伤寒,它的病死率是1%到2%,夏季多见,好发于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差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水源和食物传播。

别名:
英文名: shanghan
发病部位: 消化道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腹痛,稽留热,腹泻,黑便,寒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肥达氏反应阳性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肠出血 肠穿孔(非创伤性) 其他后天性溶血性贫血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玫瑰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和脾大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严重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群,革兰染色阴性,有鞭毛,无芽胞和荚膜。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好。 伤寒杆菌菌体裂解时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该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种抗原分别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 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能耐低温,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伤寒杆菌对热和干燥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或煮沸、紫外线照射均可杀灭,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患者从潜伏期开始即从粪便排菌,病程第1周末开始从尿中排菌,第2~4周传染性最大,其后逐渐降低。少数患者可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粪便中间断或持续排菌。

2.传播途径:本病经消化道传播。伤寒杆菌从患者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水源、食物、玩具、日常密切接触等而传播,水源和食物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3.人群易感性:人群均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发病者罕见。但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在卫生条件差、经济不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局部常有暴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高发。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发病机制及病理

伤寒杆菌感染人体后是否发病与摄入细菌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是促发因素。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等进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穿过黏膜屏障侵入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此时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出现发热、皮疹、表情淡漠及肝和脾大等临床症状。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

伤寒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显著。病程第1~3周,肠壁淋巴结出现髓样肿胀、增生、坏死。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肠壁坏死及溃疡形成。若病变波及血管则可引起肠出血,若溃疡深达浆膜可致肠穿孔。病程第4~5周,人体免疫力增强,内毒素逐渐被清除,肠壁溃疡愈合,不留瘢痕或狭窄。病变镜检可见吞噬了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的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形成小结,则称为“伤寒小结”,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周,多数10~14天,整个病程为4~5周。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四期。

1.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呈阶梯样上升,3~7天可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咽痛、咳嗽、腹部不适等。

2.极期:病程第2~3周。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1)持续高热:多数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若不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高热持续时间可达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右下腹有深压痛。 

(3)相对缓脉:即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次数少于15~20次。原因是内毒素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但儿童及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可无相对缓脉。

(4)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多数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是由内毒素引起。

(5)玫瑰疹:于病程第7~14天胸、腹部皮肤可见淡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偶可见于背部和四肢,对伤寒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6)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肝、脾大,质软,有压痛,肝区有叩击痛,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肿大的肝、脾回缩。本期仍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4~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但在体弱或原有慢性疾病患者,其病程往往延长。 


临床类型

1.普通型:具有以上典型临床表现者,由于目前多数患者发病初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普通型少见。

2.轻型:病程短,1~2周内痊愈,全身症状轻,多见于发病初期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者。此型多被误诊或漏诊。

3.逍遥型:病情轻,患者照常工作或学习,常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

4.迁延型:临床表现同典型伤寒,但发热持续不退,可迁延1~2个月,甚至数月,肝、脾大明显。多见于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

5.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重,有畏寒、高热、肠麻痹、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休克等临床表现,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延误救治可致死亡。 


特殊人群及病程发展阶段中的伤寒特点

1.小儿伤寒:症状不典型,起病急、病情重,常有呕吐及腹泻,高热伴惊厥,肝、脾大明显,易并发肺炎,多无皮疹及相对缓脉,血白细胞计数可增多。

2.老年人伤寒:体温可不高,易出现虚脱,并发肺炎及心功能不全多见,病程迁延,病死率相对高。

3.复发(relapse):体温正常后1~2周再次出现发热等临床症状,血培养再度阳性。复发后症状轻,病程短,并发症少。原因为病灶内的细菌未被完全清除及机体免疫力低,病灶内的细菌再次繁殖并侵入血流。

4.再燃(recrudescence):部分患者在病程2~3周时(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开始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时,体温再次升高,症状加重,持续5~7天后降至正常。血培养阳性,原因为菌血症尚未被完全控制。 


并发症

1.中毒性肝炎为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50%。表现为肝大伴有压痛,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2.肠出血为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15%,多出现于病程第2~3周。可见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血便。大量出血时体温骤降,大便呈柏油样便,脉搏细速,并有烦躁、口渴、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常见诱发因素为腹泻、饮食不当、饱餐、食用多渣难消化或易胀气食物、排便用力,也可因滥用泻药、治疗性灌肠等使肠道压力增加诱发。 

3.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表现为突然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呃逆、出冷汗、体温暂时下降等,但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查体可见腹壁紧张、压痛与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计数升高伴核左移。诱因与肠出血相同。 

4.肺炎:见于病程第2~3周,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症状,肺部X线检查提示肺实质炎症,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5.中毒性心肌炎: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期前收缩、血压低,心电图提示T波及ST段改变,心肌酶可升高。

6.其他: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中毒性脑病、急性胆囊炎、肾盂肾炎、血栓性静脉炎、DIC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小板也可减少。数量消长与病情相一致,对诊断及观察病情、疗效均有价值。

(2)尿常规: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型。

(3)大便常规:肠出血时有肉眼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

2.细菌培养

(1)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以后逐渐下降,第3周降至50%以下。已用抗生素患者阳性率大大降低。

(2)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其阳性率受病程及使用抗生素的影响较小,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

(3)大便培养:整个病程中均可呈阳性,第2~4周阳性率最高,可达75%。

(4)尿培养:初期多为阴性,病程第3~4周阳性率为25%左右,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5)玫瑰疹刮取物也可获阳性培养结果。

(6)胆汁培养:用十二指肠引流的胆汁培养,对病程后期的诊断和发现带菌者有意义。

3.免疫学检查: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又称伤寒血清凝集试验):所用抗原有伤寒杆菌O抗原、H抗原以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的鞭毛抗原5种。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阳性率为80%,痊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分析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抗体效价O≥1∶80,H≥1∶160,尤其是效价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5~7天复查,凝集效价逐次增高诊断意义更大。

(2)O为部分沙门菌共同抗原,O抗体增高仅提示沙门菌感染,且该抗体产生较早,持续时间较短,H抗体产生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仅H抗体高提示既往感染。O和H抗体同时增高才有临床诊断价值。

(3)约10%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阴性。早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免疫反应低下、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可不产生抗体。

(4)部分疾病如结核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败血症等可出现假阳性。

(5)Vi抗体用于慢性带菌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4.其他:检测血清或尿中伤寒抗原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对伤寒的早期诊断有意义。DNA探针或PCR方法均可检测伤寒杆菌,特异性高,敏感性低,尚未被应用于临床。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提示有感染可能。如出现暴发流行则有共同就餐或进食同一水源或食物史。

(2)临床特征:发热持续1周以上,有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肝和脾大、玫瑰疹。发热伴中毒性肝炎、肠出血或肠穿孔也应考虑到该病。

(3)实验室检查:肥达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从血、骨髓、大便、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标本培养出伤寒杆菌即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常无相对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痊愈。

(2)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一般起病较急,伴有明显头痛。第4~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3)布鲁菌病: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有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本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波浪形,退热时伴大汗,常有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可确诊。

(4)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发热不规则,常伴盗汗,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等。发病2周后X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

(5)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且肝炎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

(6)败血症:少部分败血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增高,可与伤寒混淆。败血症多有原发病灶,热型多不规则,常呈弛张热,伴寒战,无相对缓脉。白细胞总数虽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7)其他:须与疟疾、恶性组织细胞病、风湿热以及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进行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患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轻度活动。 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包括足量糖类、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一般退热后2周恢复正常饮食。

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便秘时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腹泻时可给予小襞碱口服。 有严重毒血症或休克患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mg,每日1次静脉缓慢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疗程不超过3天。

3.病原治疗:选择对伤寒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1)喹诺酮类:为首选抗生素,口服吸收好,在血液、胆汁、肠道和尿路中浓度高,不易产生耐药。包括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和莫西沙星等。总疗程为2周。因影响骨骼发育,18岁以下儿童、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禁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强,在胆汁中浓度高,不良反应少,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伤寒和儿童伤寒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 

(3)氯霉素: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主要是因为耐药,应注意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

(4)氨苄西林:用于敏感菌的治疗,疗程不短于2周。本药优点是胆汁浓度高,不良反应少。

(5)其他: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可选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4.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①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便血情况。②暂禁饮食或进少量流质。③止血药:加用维生素K、卡巴洛克(安络血)等止血药。④根据出血情况酌量输血。⑤如患者烦躁不安可注射镇静剂如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钠。⑥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肠穿孔:除局限者外肠穿孔伴发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3)其他: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肺炎、胆囊炎、DIC等,采用相应的内科治疗措施。 


预后

一般预后较好。老年人、婴幼儿、明显贫血、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患者。隔离期至体温正常后15天,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对慢性带菌者应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

3.保护易感人群: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菌苗。目前使用的有伤寒、副伤寒甲和乙三联菌苗及伤寒Ty21a口服活菌苗。


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夏秋季)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确诊标准

   疑似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

1.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

2.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